资本市场政策助力科创企业融资,激发市场活力

网络 2025-08-13 02:25:24
股市要闻 2025-08-13 02:25:24 阅读

作为连接“科技-产业-金融”的重要枢纽,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今年来,从IPO、并购重组再到债券市场,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增强资本市场服务科创型企业融资的能力。

近日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今年5月,科技部等7部门印发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作用;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等。

政策支持下,科创企业特别是优质未盈利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正在不断拓宽。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网上发行日期计算,2025年以来,A股市场共计有60家企业完成了发行,募集资金达到626.55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合计达到29家,占比近半。

为更好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今年6月,证监会推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同时,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我国经济亟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要通过制度改革为“硬科技”企业开辟融资通道。以科创板为例,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正是针对芯片、生物医药等长周期行业特性而设计的。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通过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国内外长期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日益活跃的并购重组市场,为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去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

8月11日,至正股份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AAMI的股权及其控制权、置出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获审核通过。至正股份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加快向半导体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在债券融资方面,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也被进一步激发。为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5月7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在政策的支持下,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快速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全市场自5月7日公告发布以来,已累计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684只,发行规模高达8806亿元。

田利辉表示,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关键在于构建“精准匹配、动态调节”的制度生态。具体来说,一是深化多层次市场体系,二是丰富金融工具,三是强化“长钱长投”。最终,通过“包容性制度设计+市场化资源配置+严格监管”三者协同,推动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