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融资余额破2万亿 市场成熟度显著提升
6月23日以来,A股市场显著回暖,吸引杠杆资金持续净流入。截至8月11日,A股市场融资余额攀升至20122亿元,自2015年7月2日后首次突破2万亿元。分市场来看,沪市融资余额为10217.92亿元,深市融资余额为9838.97亿元,北交所融资余额为65.1亿元。
从历史数据来看,此前仅有2015年5月20日至2015年7月1日融资余额超过2万亿元,当前融资余额较2015年6月18日的历史峰值22666.35亿元,仍相差2544.35亿元。
与历史高位区间相比,本轮融资余额的增长主要有资金流向具有基本面支撑的科技赛道、杠杆水平更加健康、市场估值在合理区间、监管精准施策防风险四大特点。这些特点表明,本轮融资资金流入相比2015年更加理性,市场成熟度明显提升,更可能对本轮行情形成有力支撑。
特点一:加仓个股基本面有支撑。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6月23日以来,4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均超过180亿元,分别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从个股来看,算力龙头新易盛获融资净买入33.56亿元,居首;医药龙头药明康德、锂电龙头宁德时代等获融资净买入均在10亿元以上。
特点二:杠杆水平更加健康。目前融资余额持续接近历史高位,但杠杆率明显降低,整体风险处于可控区间。截至8月11日,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仅为2.29%,低于今年以来均值2.33%,较2015年历史峰值4.72%更是明显降低。
特点三:市场估值在合理区间。从市场估值方面来看,本轮融资余额快速增长期间,A股市场估值仅有小幅度提升。按整体法计算,6月23日至8月11日期间,全部A股滚动市盈率由19.72倍增长至20.81倍,提升仅为5.53%。
特点四:监管精准施策防风险。两融业务是投资者加杠杆参与股市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国持续对两融业务实施系统性改革,旨在防范风险、提升市场公平性和稳定性。
机构看法:市场成熟度显著提升。多家机构在研报中表达了对本次融资余额增长的看法,总体来看,机构认为目前融资资金的市场参与度并不高,市场成熟度明显提升,杠杆资金仍有更多的参与空间,有望继续为市场提供增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