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新政:提升吸引力与竞争力,吸引境内企业赴港上市

网络 2025-08-12 15:50:32
股市要闻 2025-08-12 15:50:32 阅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汪友若)日前,香港交易所就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文件刊发咨询总结,并就持续公众持股量的建议展开进一步咨询。

  针对这一新政策,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副主席及亚洲企业客户部联席主管李镇国表示:“香港联交所宣布的强化IPO价格机制和公开市场要求,无疑将继续提升香港作为发行人主要上市地之一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另外,新修订的最低40%配售份额也确保上市定价机制及有广泛和足够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发行,确保稳定的长期后市表现。”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活跃。香港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24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86亿港元上升124%;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为12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80亿港元上升611%。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前七个月的逾50家新上市公司中,有10家A股公司,总集资额超过800亿港元。其中不乏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优质境内企业在港上市并取得稳健的上市后表现。

  对此,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认为,港股市场的活跃是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首先,香港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在港股上市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其次,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回暖,全球投资人及长线资金持续流入,市场估值与流动性显著改善,“A+H”股的价差不断收窄。这进一步提升了港股IPO对于境内企业,特别是已在A股上市公司的吸引力。

  同时,港股市场拥有大量的国际长期资本,对科技企业的成长性具有较强的认同。港股上市可引入国际化的主权基金、长线基金及高净值投资人,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股东结构,完善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实现可持续的长足发展提供助力。

  “此外,通过港股也可以寻求更多的灵活性。港股在上市条件和包容度方面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后续融资的监管规则更加灵活。公司可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本市场的优势。”谌戈称。

  在他看来,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渠道的拓展,更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能够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多重助力。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扩大资本市场影响力。随着中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港股市场可以进一步助力科技企业实现海外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港股的股权激励计划更加市场化,有助于公司吸引更多国际人才,以支持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发展。最后,港股市场融资也具有便利性,在募集资金用途、发行规模、流程准备等方面更高效灵活。这有助于公司在海外标的并购时可以快速募集相应资金,也有助于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全球市场布局中的投入。

  “当然,在数据安全、跨境信息传输等方面,境内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需要严格遵守两地的合规要求,需要提前对数据合规性展开梳理,并就潜在问题进行整改。”谌戈提示称,公司还应结合自身所在行业,评估赴港上市引入境外投资人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业务运营是否涉及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的限制或禁止领域。

  此外,港股市场对于信息披露的持续性和透明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ESG和投资者关系体系,以应对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于港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治理要求。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机构为主,股价波动性来源受到全球金融事件和政策的影响较大,公司还应当在市值管理方面提前制定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相应的系统性策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