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10个月回顾:政策驱动下的市场格局变革
尽管距离去年9月24日行情爆发差不多已经过去了整整10个月时间,但投资者对当时否极泰来的场景还是记忆犹新。特别是在上证综合指数再次站上3500点,并且开始挑战3600点,从而不断接近去年10月份的高点之际,对这段时间来的市场表现进行一番回顾,还是颇有意思的。
回过头来看,去年9月24日之前的市场表现不但十分低迷,而且风险很大。虽然有关部门也采取了包括让“国家队”级别的专业机构增持金融股、收紧IPO节奏以及加强对限售股解禁后的管控等措施,但都没有能够有效地抑制大盘的无序下跌,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财产性损失,也严重弱化了股市的功能,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状况,国家多部委在2024年的9月24日,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布了一系列旨在稳定并活跃证券市场的政策措施,这就直接引发了股市展开一轮上涨行情。证券市场政策对于股市影响深远。
客观而言,在当时很多人还是从“救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政策措施,一方面都认可会有一波大行情,另一方面则对行情的演绎感到没有把握,于是纷纷抱着短线操作的思路,以“快进快出”的模式进行操作。
短时间内资金的快速入场,一度让交易所的撮合成交系统宕机,而单日成交量也一度达到了3.4万亿元以上的水平。但是这种缺乏理性的上涨,虽然让股指连续收阳,迅速触摸3674点,但显然缺乏可持续性。
在短线资金供应告急,市场的投资主题也变得缺乏合力的情况下,股市的掉头向下也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去年10月份大盘冲高回落后反弹,在3500点一线遇阻再次掉头向下时,在不少人看来行情已经结束了,市场将重回弱势。
事实上,过去也的确不止一次地发生过市场受利好刺激反弹,在指数经过一轮快速上涨后,又跌回原地的走势,令追涨的投资者尴尬不已。
不过,此后在市场上出现的情况却并不如此。去年9月24日有关部委推出的系列政策,不但力度大,而且在制度层面上有很大的突破,而且后续也不断有增量政策与配套措施出台。
譬如说,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一点,在提出以后就稳步推进,规模不断扩大。如果说开始人们对其效果多少还有点存疑的话,那么到了后来不断上涨的低波高息股票,则显示出当机构投资者大力度进入股市以后,是能够深刻地改变市场格局的。
的确,10个月下来,当股指重回3500点的时候,人们发现银行等大金融板块的估值有了明显的提高,成为提高股指上行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也正因为它们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股市应对各种突发性风险的能力,封堵了其下跌空间。
再进一步说,有了这种蓝筹股搭台的基础,各类成长类的题材股也就有了很好的表现机会。特别是今年以来,多个新兴的前沿科技概念在市场上受到了资金的轮番关注,相关股票的价格也随之走高。另外,以重大工程为亮点的经济复苏题材,也由于市场环境向好而受到了各类投资者超出寻常状态的青睐,这就推动了市场的稳步上行。当然,同样是在3500点上方,也有一些股票是“掉队”了,没有能够跟上股指上行的节奏,有的甚至还有不小幅度的下跌。这种分化状态的出现,也提示出,市场正在一步步走向重视价值、淡化炒作的良性状态,而这同样也是去年9月24日以来,市场在新的政策推动下所呈现的新变化。A股市场逐步走向良性状态。
10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但这期间A股市场所发生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现在指数还只是创出年内新高,距离去年9月24日后的最高点仍然有些距离,但因为市场格局已经出现了重大改变,一些长期存在的弊端也在逐渐被克服。后市挑战这一高点,并且继续上行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中国股市彻底摆脱低迷,进入长期向上的“慢牛”格局的前景,也越来越清晰了。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