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沪指上攻3500点后市走势引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深圳报道
继7月10日重返3500点后,沪指继续上攻,7月22日收涨0.62%至3581.86点,逼近2024年10月以来最高点。A股全天成交1.93万亿元,较上日增加。年初至今,在政策红利、产业逻辑重构、资金面充裕下,A股市场交投活跃,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仅有三个交易日成交金额低于一万亿元,7月以来日成交金额长期居于1.2万亿元之上。A股市场作为“市场风向标”之一的两融余额创下3个月来的新高,截至7月21日,最新两融余额为1.9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25%,连续12个交易日增加。
随着乐观情绪蔓延,投资者信心提振,不少机构喊出新一轮牛市起点“口号”。前海开源基金预判下半年有望突破2024年10月的3700点高位;星石投资指出,基本面内生动能增强或催生“新一轮牛市起点”。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3500点并非牛市全面启动标志,全球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外部因素可能对A股形成扰动。
展望2025年下半场,A股走势及风险值得关注。沪指站稳3500点,标志着市场进入关键信心修复期。回顾2025年前七月,年初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重磅突破引发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创新药、金融等板块持续发力。尽管4月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事件对A股造成冲击,但5月起上证指数再度稳健上涨。
7月份主要指数实现开门红,再度激发市场热情。杨如意认为,政策面暖风频吹,经济数据超预期修复,企业盈利能力边际回升,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此外,临近中报季,大量公司业绩改善,板块轮番表现,叠加险资等配置多元金融抬高指数,多方面因素激发市场结构性行情,赚钱效应增加,场外资金回流,助推指数上行。
最新披露的金融数据显示,宏观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均超出市场预期。M1、M2增速均较上月有所提升。季度经济数据也好于预期,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进一步夯实全年增速目标完成基础。
“在股市流动性充裕背景下,资金交投情绪不弱,叠加市场对政策面乐观预期,当前股市多头力量仍强。”星石投资总经理、高级基金经理汪晟指出。汪晟认为,随着牛市氛围发酵,资金风险偏好逐步提升,科技板块表现更优,部分传统板块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下也有所表现。
分化明显,从盘面上看,市场分化仍然较为明显。7月以来,水利水电、基建等领域表现活跃,雅江水电站指数、水利水电建设指数近20日涨幅超过20%。同时,稀土、创新药等板块热度不减。不过,前期上涨的银行、券商、油气板块集体走弱,半导体、跨境支付、稳定币等也出现震荡。从行业资金流向来看,近20个交易日,申万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国防军工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多。7月以来,北上资金已净流出287.27亿元。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认为,市场乐观情绪主要基于水牛效应。杨如意也指出,当前行情仍属于存量博弈中的结构性反弹,向上空间依赖于增量资金的持续介入。“从估值看,部分热门板块已有一定涨幅,短期不排除震荡消化的可能,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小盘股存在获利回吐压力。因此,后市虽有望延续结构性机会,但节奏上要防范过热后的调整,投资者宜保持谨慎乐观,重视仓位控制与均衡配置。”杨如意说道。
上攻能否持续?展望后市,A股主要指数的上攻态势能否延续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蕴含一定风险,反弹或不可持续。林佳义指出,上周平准基金通过ETF已经减持了几百亿,同时需要警惕地产进一步下行等风险。不过,也有投资机构指出,后市有望延续结构性机会。杨如意指出,下半年A股走势大概率将呈现出“震荡中孕育结构性机会”的格局,核心逻辑在于资金推动、政策托底与经济修复的持续交织。汪晟认为,短期看,股市流动性依旧是市场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政策利好信息是推动股市资金和结构性机会的决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股市或继续保持轮动格局,各权益类资产都有机会。
“目前海外风险因素基本已被市场充分交易,后续对股市更为重要的可能是国内因素。今年以来,国内政策积极发力,上半年经济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叠加科技突破等产业亮点不断,国内积极因素积累必将从量变转化为质变,质变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并且,当前物价保持合理水平已被列为政策目标,决策层有意愿也有储备工具推动价格端逐渐向合理水平回归,这也意味着大家对经济的体感会逐渐好转,这有望带动股市情绪的进一步好转。”汪晟进一步说道。站在中长期视角下,汪晟表示,当前或处于新一轮牛市的开端。随着国内政策持续发力以稳定经济增长,基本面的好转,尤其是内生动能的增强,将是后续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基本面推动的股价上涨将会是更加扎实、更具有持续性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