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股份 银行股投资价值引关注
陪跑近16年后,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股份,近期多家上市银行也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股股价上涨,部分股东选择兑现收益是正常市场行为,银行股仍是长期价值投资者的理想标的。
16年长跑接近终点
7月15日,杭州银行公告,中国人寿拟减持不超过5078.9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0.70%,减持原因为“资产配置的需要”。截至7月15日,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的股份与拟减持股份相同,意味着其拟通过本次减持清仓。
根据公开信息,杭州银行于2016年上市,中国人寿早在2009年便入股,此后又进行两次增资。此前,中国人寿已经三次减持杭州银行股份,金额合计为30.42亿元。
燕梳资管创始人鲁晓岳分析,新会计准则影响下的资产重新划转或是中国人寿减持的重要原因。此外,近期齐鲁银行、长沙银行等上市银行也发布公告称部分股东拟减持。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大股东减持对银行估值的影响通常取决于多个因素,近期减持主要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或战略调整。
配置模式转向“长钱长投”
从今年险资对银行股的态度来看,增持依然是主旋律。今年截至目前,险资的20次举牌中,有10次举牌标的为上市银行。鲁晓岳表示,险资持有银行股市值合计约2658亿元,居各行业首位,险企持续增持优质银行股。
从近两年银行股走势来看,2024年A股银行板块整体表现强劲,42只银行股中41只上涨。2025年以来,银行股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上涨态势。从银行股当前股息率来看,A股上市银行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为3.68%,最高达6.43%。
娄飞鹏表示,当前银行板块整体估值虽然在修复,但与其他行业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都是后续银行股股价的有力支撑因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