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反内卷”显成效 业绩向好与控产并行
“反内卷”是近期水泥行业的重要关键词,企业控产等措施成效如何,受到各方关注。
近日,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塔牌集团”)、宁夏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建材”)、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水泥”)、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股份”)等4家水泥行业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均呈现业绩向好之势。其中,塔牌集团、宁夏建材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福建水泥实现扭亏为盈,天山股份实现减亏。
业绩有好转
具体来看,塔牌集团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亿元至4.52亿元,同比增长80%至100%。宁夏建材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700万元至1.25亿元,同比增加84.77%至138.11%。福建水泥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67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天山股份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00亿元至亏损10.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34.14亿元,同比减亏。
多家上市公司提到了行业“反内卷”带来的效果。塔牌集团公告显示,今年水泥行业受益于行业“反内卷”、超产管控等政策红利以及在保障性住房、旧城改造、基建复苏等支撑下,水泥需求降幅收窄,并且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行,明显降低水泥生产成本。
福建水泥方面表示,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落实错峰生产,响应和推动行业“反内卷”协同,加强精准营销,实现水泥平均售价同比上涨和商品销量略有增加。另一方面,煤炭价格下跌使得煤炭采购成本下降,同时公司大力落实费用管控和各项降本措施,销售成本明显下降,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水泥行业企业通过错峰生产、产能置换等措施,减少无效供给,叠加成本端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相关企业实现利润修复。未来,行业仍需通过政策协同与市场化机制,优化产能结构。”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龙头企业积极响应行业‘反内卷’,发挥带头作用,上半年业绩的改善反映出‘反内卷’措施初见成效。”
控产与自律是长期任务
控产与自律将是水泥行业长期任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6.59亿吨,同比下降4%,其中5月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8.1%。今年7月份,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行业“反内卷”自律意识提升,多家相关上市公司表达了对水泥行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塔牌集团方面表示:“预计今年行业经营环境和效益有望好于去年。”上峰水泥相关负责人近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也表示:“总体对下半年的行业发展趋势抱有信心。”
同时,多家头部水泥企业“扬帆出海”,寻求业绩增量。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水泥企业,公司的水泥和商品熟料出口主要面向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等地区。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老挝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进行了布局和投资,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塔牌集团的策略则是尝试就近出口东南亚,进一步提高公司水泥销量,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以及人才储备等前期工作。”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水泥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持续控产、自律,严格落实错峰生产,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生态;二是拓展海外市场;三是研发生产低碳、环保型产品,甚至‘零碳’水泥,开拓高端市场;四是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加强行业内的协同合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