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部门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信部门大力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
近期,一些网络账号以“XX报”“XX新闻”等名义假冒仿冒新闻媒体、政府机构等,虚假宣传、售卖假货,扰乱社会秩序。网信部门依法处置违规账号3008个,并督促平台加强审核、畅通举报渠道。
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动态新闻”等账号仿冒新闻媒体,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已被关闭。
2.“安徽省教育考试招生院”等账号假冒教育招生部门,违规引流,已被关闭。
3.“日照文旅推荐官”等账号仿冒地方文旅官方账号,误导公众,已被禁言等处置。
4.“邮政精选”等账号利用“邮政”元素引流带货,损害消费者权益,已被处置。
下一步,网信部门将继续压实平台责任,持续整治假冒仿冒账号,加大执法力度,营造清朗网络空间。2024年,中央网信办还开展了“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从严整治“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等问题。
整治重点问题如下:
1.自导自演式造假。摆拍虚假事件信息,拼凑剪接网络视频图片等,扰乱公共秩序。
2.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假冒热点事件当事人等发布信息,炮制阴谋论等耸人听闻的信息。
3.以偏概全设置话题。片面选取争议词汇,炮制标题党话题,诱骗公众点击浏览。
4.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编造苦情故事等制造卖惨人设,利用公众同情心理骗取关注。
5.滥发“新黄色新闻”。制作发布要素不全、真假难辨的信息内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