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加速出逃白酒行业 山西汾酒成例外

网络 2025-07-10 14:50:42
股市要闻 2025-07-10 14:50:42 阅读

  白酒行业难见拐点,境外资金继续加速出逃。

  作为境外资金主力的北向资金,其持仓变化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日前,沪深交易所披露了北向资金上半年最新持仓数据,境外资金对白酒行业的态度也浮出水面。

  今年二季度,白酒“TOP6”仅山西汾酒获得北向资金加仓,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均遭到北向资金大举卖出。值得关注的是,原董事长刚刚离任的洋河股份,更是连续5个季度被北向资金减仓,累计减仓股份已达到2500万股。

  北向资金单季度减仓五粮液近3400万股

  本周,沪深交易所披露了北向资金上半年的最新持仓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北向资金二季度累计减持白酒股股份6001.23万股,而累计增持白酒股股份仅342.04万股。

  在北向资金目前持有的18只白酒股中,有13只个股被减持,占比达到72.22%。不难看出,北向资金目前依旧不太看好白酒板块,整体动向呈现减仓。

  具体来看,头部6家白酒企业中,有5家遭到北向资金减仓。其中,五粮液二季度被北向资金抛售最多,其单季度卖出五粮液股份达到3368.07万股,单季度环比减仓幅度为22%。

  值得关注的是,近一年以来,北向资金持续减仓五粮液,持股数已从去年上半年末的18588.12万股降至11948.03万股,累计减仓比例约36%。不过,在北向资金大举减持的这一年时间里,五粮液股价仅仅微跌1.56%,股价保持稳定。

  除五粮液外,洋河股份也同样被北向资金连续5个季度减仓,累计减仓股份已达到2500万股。截至6月30日,北向资金持有洋河股份的数量为2046.76万股,持股数较去年二季度末近乎腰斩。

  另外,北向资金今年二季度还减仓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以及古井贡酒,减仓数量依次为693万股、476.75万股以及185.39万股。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今年一季度净增仓白酒行业,二季度北向资金明显又一次加快了对白酒股的抛售速度,这可能是基于二季度政策面存有利空、头部高端白酒价格倒挂依旧明显,且白酒行业拐点难现,资金因此看空白酒短期投资预期。

  开源证券也分析指出,从基本面角度看,白酒行业还在持续探底,短期消费场景受限导致需求萎缩;中长期来看,中国产业转型时期,白酒消费需求的转移,无论是精神消费时代消费者对于情绪价值的追求,还是消费场景重构带来渠道的加速更迭,都需要白酒产业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山西汾酒备受境外资金重视

  虽然茅台、五粮液在今年二季度被北向资金大举卖出,但与此同时,清香型白酒龙头山西汾酒却继续受到境外资金的青睐。即便其股价二季度单季度下跌18%,但北向资金依旧增持了山西汾酒201.36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注意到,在北向资金整体大幅减仓白酒行业的一年时间中,其持有山西汾酒的股份数量却在悄然提升。去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山西汾酒股份4012.17万股,而到了今年二季度末,其持股数量已经增加至4899.91万股。

  不过从市场表现看,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山西汾酒股价累计跌幅超过10%,股价表现远逊于贵州茅台(同期跌幅0.45%)和五粮液(同期跌幅1.56%)。

  据了解,山西汾酒近年来净利润增长速度处于白酒行业领先地位,不少机构对其战略改革表示看好,尤其在年轻化战略上,好评不断。这或许是其能持续受到外资青睐的重要因素。

  西部证券分析指出,山西汾酒公司的年轻化1.0战略并非简单迎合潮流,而是以文化根基重塑消费场景,通过系统性工程将酒类的千年历史转化为Z世代的“社交货币”,其变化的是产品形态与传播方式(如混饮、快闪),不变的是高品质与文化内核。鉴于此,公司有望实现“流量”到“留量”的转变,使汾酒品牌逐渐融入年轻人生活方式,实现悠久品牌的新生,进而形成长期业绩贡献。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