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热情高涨 银行公用事业成新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 下半年伊始,险资举牌动作频频。7月2日盘后,江南水务公告称,利安人寿已持有其5.03%股份。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14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5家为银行,招行更是被三度举牌。此外,平安人寿还两度举牌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8次。
公用事业成险资举牌新阵地
利安人寿7月增持江南水务110万股,此前已持有4.91%,此次增持基于长期投资需求。江南水务控制权未变,江阴市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江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仍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利安人寿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45.79亿元,总部位于南京。2024年年报显示,其总资产达1249.86亿元,股东权益83.01亿元。
江南水务并非首次被举牌,去年5月长城人寿已举牌,持股比例达5.0001%。今年3月底,长城人寿持股比例增至6.38%。
6月18日,长城人寿买入秦港股份H股440万股,持股比例达5.0005%。此外,长城人寿还举牌了中国水务、大唐新能源。
长城人寿致力于基础设施、民生、能源领域投资,并将ESG和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投资方向。
险资偏爱银行股
险资今年举牌热情不减,除公用事业外,银行股仍是险资最爱。平安人寿半年内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5%。
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14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5家为银行。银行股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特点受险资青睐。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表示,银行股股息率优于长债收益率,估值波动可计入OCI以应对业绩波动。华泰证券分析师李健认为,举牌关键在于看好被投资公司发展前景,能享受稳定投资收益。
2024年以来保险业迎来新一轮举牌潮,背后推动力逐渐从缓解偿付能力压力过渡到看重被举牌公司的高股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