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责险投保热情升温 市场潜力待挖掘

网络 2025-07-02 00:10:20
股市要闻 2025-07-02 00:10:20 阅读

董责险投保热情持续升温。

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施行满一周年。一年来,董责险市场规模显著扩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280余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拟购买或续保董责险公告。董责险正成为上市公司改善治理和风险控制的“标配”。

业内人士认为,新公司法为董责险市场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与制度保障。公司实控人与董监高法律责任风险上升,投保需求同步提高。

超280家上市公司投保

董责险,全称为董事、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是一种职业责任保险。柏文喜分析称,董责险可为管理层提供经济保障,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完善风险管理体系。2024年7月1日,新公司法确立了董责险制度。

立法“撑腰”下,董责险热度再被点燃。据统计,2024年共有47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购买董责险计划,同比增长34%。步入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28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拟购买或续保董责险公告。

王民律师分析称,行政监管加强、投资者索赔案件推动及新公司法强化董监高履职责任,增强了董监高投保董责险的积极性。康欣律师指出,新公司法扩大了董监高责任范围,刺激了对董责险的现实需求。

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解释了投保董责险的背景与目的。例如,旗滨集团表示,为了健全公司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拟为全体独立董事购买董责险。

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目前董责险相关公开理赔案例仍较少。以美亚财险为例,今年一季度,该公司披露了2笔重大赔付事项。但整体市场渗透率仍然不高,截至2024年底,公告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渗透率为23.7%。

柏文喜分析称,部分企业对董责险重要性认识不够,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产品存在不足,以及部分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影响了董责险的推广。

随着上市公司对董责险需求的提升,险企面临更大考验。罗春雷律师提出了提升承保能力、优化产品设计、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等建议。王民建议保险人结合中国本土法律环境设计保单,提高风险评估能力。柏文喜补充指出,保险公司应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