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外汇储备占比降至三十年最低,未来走势引关注
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正在逐渐下降,外汇储备格局悄然生变,当前已降至三十年来最低水平,这一趋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COFER)显示,今年二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56.32%,较一季度末下降了1.47个百分点。这一比例已跌至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对于美元占比降低这一现象,IMF同步发布文章称,汇率变动是主要因素。“如果不考虑汇率变动的因素,第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保持稳定。”

回顾上半年,美元指数跌幅超过10%,创下1973年以来最大跌幅。其中,第二季度,美元兑欧元贬值7.9%,上半年贬值10.6%;美元兑瑞士法郎贬值9.6%,上半年贬值超过11%。IMF报告称,这是美元兑瑞士法郎十多年来上半年表现最差的一次。“这意味着,即便各国央行未对其投资组合做出任何调整,以美元计价的非美元资产价值也有所上升,从而导致美元资产所占份额相应减少。”IMF认为,今年4月至6月,美元在全球央行储备中份额约92%的降幅由汇率因素引起。
从欧元表现看,IMF认为,在某些情形下,货币升值能够抵消其在全球央行储备中整体持有量的下降。比如,尽管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在全球央行官方储备中总持有量下滑,但其占比仍升至超21%,创下2021年以来新高。这与欧元在二季度显著升值有关。在美元持续走弱背景下,欧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中重要的替代选项。

“在全球形势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准确地衡量储备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IMF认为,最新储备数据在经汇率变动调整后的结果表明,美元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下降幅度,并不像目前所显示的那样大。尽管如此,业内对于美元后续走势并不乐观。瑞银发表观点认为,由于美联储降息的速度可能快于其他地区、未对冲的美元计价海外投资庞大,以及美国双赤字高企,预期美元将在未来几个月再度走弱。著名经济学家、莲华资管首席投资官洪灝近日在一场沙龙中围绕“大类资产市场波动与下半年展望”这一主题,分析了美元未来的走向。他表示,在未来的5年—7年,美元会实现比较大幅的汇率贬值。洪灝指出,美元将因美国财政与贸易赤字恶化、信用受损而在未来五至七年不断走弱。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