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公布:32.22万亿元!
4月29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2.22万亿元,连续两个月规模站稳32万亿元大关。从环比情况看,上个月公募基金规模变化较为平稳,相比2月末,规模减少近百亿元,环比下跌0.03%,这也是自2020年10月以来,公募基金月度规模变动首次不足百亿元。

公募总规模稳住32万亿 股基和混合基持稳 债基逆势增长 货基降超千亿
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李迪)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今年1月短暂跌破32万亿元关口后,现已连续两个月稳住32万亿量级。中基协发布的3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2.22万亿元,与2月底的32.23万亿元基本持平。其中,债券基金逆势实现规模增长,初步止住规模跌势。

年报“交卷” A股十大“分红王”出炉
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22时,A股共有532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超2500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根据A股2024年年报,截至4月29日22时,A股共5317家上市公司发布利润分配方案,3645家上市公司拟现金分红,占比达68.55%。
200亿险资“活水”要来!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二期鸿鹄基金
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再迎新动向。4月29日,新华保险(01336.HK)公告称,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含)认购私募基金(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据悉,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超七成主动权益基金加仓港股,南向资金扫货不停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受到各路资金的热烈关注。今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规模与配置比例双双刷新阶段性高点。其中,超七成产品加码港股,上百只基金单季仓位提升超两成,最高超40个百分点。同时,即使前期涨势暂歇,南向资金对港股市场的“扫货”模式仍在继续,月内净买入额超过1580亿元,一举刷新年内纪录,用真金白银印证港股吸引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港股市场承压,但仍有配置性价比。

15个月股价涨超1000% 萧楠、胡昕炜等知名基金经理“押中”了
4月28日,“谷子经济”概念龙头港股泡泡玛特大涨,盘中一度涨超13%,创下195港元/股的历史新高。4月29日,泡泡玛特继续走强,截至收盘,该股涨超2.50%。消息面上,4月25日,泡泡玛特官方应用登顶美国App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分析人士表示,这与泡泡玛特近期上市的新品密切相关。

“逆袭”!250只基金净值创新高 50只创历史新高
在经历美国“对等关税”引发的“黑天鹅”震荡后,A股市场以韧性突围,相关基金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逆袭”。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等250只主动偏股基金走出“对等关税”砸出的“黄金坑”,在近期净值创出年内新高。

ETF今日收评 | 汽车零部件ETF涨近2% 电力相关ETF跌幅居前
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微幅下跌。从板块来看,PEEK材料概念股再度大涨,化工股表现活跃,机器人概念股展开反弹。下跌方面,电力股集体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汽车零部件ETF涨近2%。有券商表示,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具备较多的共通点,车企纷纷加入机器人赛道,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在加大机器人布局。

重磅利好!影响万亿市场
【导读】万亿市场再迎重磅利好,两大指数公司宣布调整指数使用费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陆慧婧五一小长假前夕,超5万亿元指数基金市场迎来重磅消息。4月28日,两大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及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同时公告,调整指数基金使用费,这也是继指数基金使用费改为基金管理人承担之后,出现的最新降幅举措。

消费基金“偷着乐”!重仓股异动频频 公募预期二季度主线或有变化
基金经理的持仓策略,越来越开始注重今日的柴米油盐,而不是被伟大的远方吊着胃口。随着基金重仓股的年度业绩、一季报业绩披露完毕,主题行情切换基本面的逻辑使得消费主题基金开始显著受益。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