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新规实施 量化投资转向深度竞争

网络 2025-07-06 17:10:24
期货研报 2025-07-06 17:10:24 阅读

  【导读】《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量化投资从拼“速度”转向比“深度”

  7月7日,《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记者采访量化私募、券商等,他们表示新规针对不规范高频交易,推动量化交易向中低频、更长线策略转型,量化行业将从“速度竞争”转向“深度竞争”。

量化行业降频成为趋势

  今年4月,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布《细则》,对程序化交易等作出细化规定。其中,对高频交易设定了明确认定标准。业内已按监管要求调整,做好了风控,总体影响不大。

  某大型量化私募称,新规给了较长的过渡期,机构都按要求执行,投资端早就调试好了;产品端也会根据最优规模去交易,原先高频的也降低频率了,转为选股。

  思源量化创始人王雄认为,每秒300笔的阈值是监管从“模糊定性”迈向“量化界定”的关键一步,但需动态优化。

  量派投资创始人、CTO余航表示,新规借鉴了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合理标准。

  行业人士认为,新规将推动量化交易整体向中低频、更长线策略转型。

  浙商证券金工首席分析师陈奥林表示,新规对交易频率的管理,短期内可能推动中低频量价因子成为新的核心发力点。

从“速度竞争”转向“深度竞争”

  监管新规规范量化行业发展,受访人士认为,量化行业将经历优胜劣汰过程。

  余航表示,新规的施行将进一步加速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王雄认为,新规加速行业出清,依赖极高报撤单的“伪高频策略”、缺乏Alpha深度挖掘能力的机构将会被淘汰。

  前述券商金工分析师表示,新规下大型私募或通过策略多样化,继续维持竞争力;中小私募中高频策略为主的团队可能转型为技术供应商或退出市场。

  陈奥林表示,私募机构在适应新交易环境时,需要持续优化交易算法,投入研发更智能、冲击成本更低的交易执行算法。

  展望未来量化行业格局,余航认为,头部量化机构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一些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机构仍有机会通过差异化突围成功。

  陈奥林表示,新规落地后,头部机构可能在某些综合实力上保持领先,但难以借此垄断市场或彻底挤占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

  徐书楠认为,未来国内的量化管理规模会越来越大,超额收益会不可避免下行,超额红利将随着量化规模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