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期权市场7月交投火热,场外衍生品迎来发展机遇
沪市期权市场7月交投火热,期权市场迎来显著增长。根据上交所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基金与衍生品市场数据,7月,沪市期权累计成交量为11550.66万张,环比增长48.92%,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总体成交量上,更在各类期权产品中均有体现。
从券商股票期权经纪业务情况来看,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和华宝证券当月成交量居前;方正证券、银河证券和广发证券当月新增客户数量居前。上交所数据显示,7月,上交所期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定价较为合理,风控措施有效。其中,上证50ETF期权成交量为2940.05万张,环比增长49.25%;沪深300ETF期权成交量为2942.60万张,环比增加68.31%;中证500ETF期权成交量为3235.03万张,环比增长22.91%;华夏科创50ETF期权成交量为2004.43万张,环比增长81.23%;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成交量为428.55万张,环比增长42.75%。
从参与者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7月底,沪市期权投资者账户总数为705868户(经纪业务客户账户总数为705618户)。7月新增了经纪业务客户账户数4323户。目前,已有91家券商、34家期货公司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交易权限,63家券商开通股票期权自营业务交易权限。从券商股票期权经纪业务情况来看,7月成交量排名前三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和华宝证券,当月市场份额分别为5.08%、4.34%和4.23%。华泰证券和银河证券分居第四、第五位,市场份额分别为3.80%和3.08%。此外,当月成交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券商还有国泰海通、广发证券、方正证券、招商证券和海通证券。7月新增期权客户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券商分别为方正证券、银河证券和广发证券,市场份额分别为11.47%、6.41%和6.27%。国泰海通和华福证券分居第四、第五位,市场份额分别为4.70%和4.46%。此外,当月新增客户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券商还有国海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和国信证券。
近年来,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发布实施为场外衍生品市场搭建起基本的法律框架,场外衍生品凭借定制化风险管理工具,实现风险分散转移,备受关注。据悉,目前,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包括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两类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对投资者而言,场外期权功能性体现在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两方面。风险管理方面,场外期权能对冲投资者持有股票股指现货、大宗商品等资产的市场风险。财富管理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性价比提升,交易商可以发挥其交易能力,通过定制化期权结构,匹配居民追求低风险、低波动的财富管理需求。
收益互换则可以从三方面发挥功能:一是管理价格、利率、汇率等风险,例如帮助实体企业进行商品价格套期保值、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等。二是帮助投资者高效灵活地获取全球多市场、多区域、多品种资产类别的收益,拓展资产配置的广度深度,助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三是依托交易商的系统、交易、风控、投研等优势,提高投资策略执行效果。随着监管框架完善和业务创新推进,场外衍生品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