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期货全线跌停 短期波动难掩反弹基础

网络 2025-08-20 13:20:42
期货研报 2025-08-20 13:20:42 阅读

  新华财经北京8月20日电(吴郑思) 伴随着江特电机全资下属公司将于近日复产的消息传出,碳酸锂市场供应趋紧的担忧情绪出现些许缓和,直接促使碳酸锂期货价格在20日早盘时段大幅下挫。

  截至20日早盘收盘时,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全线跌停,日跌幅8%。主力合约期价也重新回落到81000元/吨关口下方。

  分析来看,供应收缩预期对碳酸锂市场的影响暂仍占据主导的背景下,消息面变化带来的情绪面和资金面波动易放大短期价格波动。不过在供应减量仍有预期和需求将迎来旺季的格局下,碳酸锂暂仍是易涨难跌,反弹仍然可期,只是反转未至。

  供应缩减预期生变碳酸锂全线跌停

  供应缩减预期构成了近期碳酸锂价格重心强势抬高的主要驱动。尤其是8月11日,宁德时代在开盘前回应确认宜春锂矿停产,更是推动碳酸锂期价当天“一字”涨停,并带动当天A股锂矿板块普涨。加上近期有青海的盐湖提锂公司也进入锂资源停产状态,一时间对锂资源供应收紧的担忧急速升温。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宜春目前有八座锂云母矿山的采矿权证载矿种为陶瓷土,但实际产品为碳酸锂。据测算,以上矿山的年产能合计为18.5万吨LCE。若宜春其余锂矿的采矿权证同样受到严格审查而被迫停产,将导致国内锂资源供应量大幅减少。

  不过,时隔不足十日,8月19日,江特电机发布公告称,接到全资下属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宜春银锂”)的通知,宜春银锂将于近日正式复工复产。这一消息令碳酸锂市场对供应担忧的情绪短时生变,锂价应声大跌,并基本回吐了8月11日以来的涨幅。

  碳酸锂价格短期大幅波动具有明显的情绪面和资金面主导的特点。国海证券近期的观点就指出,碳酸锂期货价格短期波动更多是资金博弈的结果。五矿期货的分析师也提到,目前来看,碳酸锂消息面引发的市场情绪波动大于基本面的实质变化,锂盐供需格局的改善依赖于矿端的实质减量。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对国内锂矿资源供应收紧的担忧推动碳酸锂价格强势走高的同时,国内碳酸锂产量也同步攀高。上海有色网(SMM)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当周,国内碳酸锂周度产量约2万吨,再创新高,较前一周上升424吨。

  锂价维持反弹仍有基础

  不过,从机构分析来看,碳酸锂价格维持反弹并延续强势仍有基础。这主要体现在:

  从供应角度看,国内锂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仍存。

  中信证券此前就表示,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未能按时续期的原因是证载矿种与实际开采矿种不符,导致采矿权证未能按时续期。这体现出政府对锂矿采矿权合规性的审查趋于严格。

  银河期货也提示,在宁德时代江西矿山停产后,需关注旗下冶炼厂减产速度,以及9月30日储量报告提交之后,更严格的矿山审查政策是否会波及其他类似矿山。

  光大期货则进一步表示,矿端的停产实现小幅调节资源端过剩水平,市场情绪回暖,且其他矿山不确定性仍存。且海外锂矿价格上涨也对锂价形成一定支撑,短期碳酸锂或呈现易涨难跌,关注资源端供给扰动。

  从市场表现来看,近期碳酸锂市场出现“产量增、库存降”的局面,也支持了看涨预期。SMM的数据显示,在截至8月14日当周,碳酸锂周度库存环比减少了162吨,至14.23万吨,其中冶炼厂去库明显,而中游环节则“赌涨”增库。

  另从需求角度看,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需求旺季,仍支撑市场对下游备货、加速补库的预期。

  据银河期货介绍,从消费端看,目前储能订单持续强劲,动力订单也强于预期,8-10月需求每月环比增速均超3%。此外,正极厂的客供比例下降,被迫在现货市场采购,基于价格上涨的预期,回调时可能出现囤货需求。下游为金九银十备货,回调补库心理较强。整体看,锂价向上的弹性和驱动兼备,保持上行趋势。“近期碳酸锂涨幅较大,涨速较快,若能回调充分则向上弹性更大。”

  不过,机构也提示,虽然短期资金博弈导致价格波动,但中长期来看价格变动仍将回归供需关系。就碳酸锂市场而言,国元期货观点认为,头部企业矿山停产导致市场看涨情绪升温,但从基本面来看,该矿山停产对供应的边际影响较为有限。需求温和增长难以扭转碳酸锂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大概率不会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在市场情绪降温后,碳酸锂期货价格或出现回调。

  新湖期货则进一步表示,随着需求旺季的临近,碳酸锂在此阶段确存有供应端扰动进一步配合可能性,市场对国内云母端、青海盐湖端、以及智利盐湖端确存有一定供应减量预期,短期仍以回调做多思路为主,中期供应端确定性过剩格局则未改,锂价“反弹可能,反转未至”。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