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卷调研”现象解析:策略转型与市场驱动
界面新闻记者 | 龙力
量化私募开始“卷调研”了?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今年以来137家量化私募累计调研达581次,涉及408只个股,15家调研不少于10次。

表格:调研不少于10次的量化私募名单(截至7月24日)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界面新闻整理
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李春瑜表示,量化私募调研升温,受两大因素推动:一是部分头部机构组建主观投研团队,丰富多策略体系;二是行业规模扩张,传统量价因子超额收益衰减,促使转向基本面研究。
“量化私募调研升温的核心动因是策略收益来源的多元化需求和市场环境与监管驱动的范式转型。” 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表示。
王峥进一步解释,传统量价因子超额收益衰减,量化私募可通过组建主观研究团队,形成量化加主观的混合模式。同时,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上升,市场有效性增强,简单量价因子失效加速。2025年程序化交易新规限制高频策略,基本面因子成为替代选项。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今年以来参与调研的量化私募中,0-5亿元的私募数量最多,百亿私募次之。

图:参与调研的量化私募管理规模分布情况(截至7月24日)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界面新闻整理
考虑到国内百亿量化私募仅41家,今年以来参与调研的百亿量化私募占比超四成。明汯投资、进化论资产等年内调研总次数超10次。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三个行业均稳居量化私募调研前三名,计算机、汽车等也是关注度较高的行业。

图:量化私募调研次数不少于10次的行业(截至7月24日)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界面新闻整理
李春瑜分析称,量化私募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或将成为行业标配。王峥表示,量化行业从“技术套利”转向“认知深度”竞争,基本面因子研究具备强护城河属性。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