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期货期权上市 完善化工期货体系
7月22日,我国化工行业迎来大事件——丙烯期货和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烯烃品种,丙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补齐烯烃产业链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标志着我国化工期货品种体系进一步完善,筑牢产业风险管理屏障。
行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
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之一,上游原料包括原油、石脑油等,下游有聚丙烯、环氧丙烷等8种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纺织等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我国丙烯表观消费量5536万吨,市场规模约3845亿元。近年来,我国丙烯行业经历了快速扩张期,产能持续攀升,供需失衡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加剧,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
丙烯行业竞争充分,丙烯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剧烈波动特征。在期货上市前,丙烯产业链企业缺乏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丙烯行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行业头部企业东华能源的聚丙烯事业部经理吴勇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丙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填补了产业风险管理的空白环节。”
“我国已跻身世界石化大国行列,丙烯产量和消费量均稳居世界第一位。但同时,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会长李云鹏表示,丙烯期货和期权将为产业提供有效的定价参考、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工具,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为丙烯产业的稳健发展注入新动力。
破解痛点完善避险工具
丙烯期货和期权的推出,改变了行业风险管理工具缺失的局面。“期货+期权”的双重设计,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套保工具选择。中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首席专家张有定表示,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标志着国内期货市场品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为丙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品库存保值工具和产品加工区间套保工具,有利于全国丙烯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当下正是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对行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光告诉记者,期货市场为产业链提供连续、权威的价格信号,减少传统定价模式中的信息盲区,并助力基差等贸易模式创新,大幅提升产业链抗波动能力。
“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助力将我国化工产品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提升能源化工产品定价影响力。”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熊军表示。
提升国际定价影响能力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丙烯期货的推出也是我国应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丙烯贸易商上海煜驰认为,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有助于提升中国丙烯价格国际影响力,更好服务国内企业的外贸交易。
此次丙烯期货和期权同步上市,企业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行权价格、不同到期月份的期权合约以及多种策略组合,提升风险管理的精度和效果,更好满足企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丙烯期货上市与我国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紧密衔接。”专家表示,丙烯期货和期权是我国能化期货品种体系的又一重要拼图,反映了顶层设计对产业链风险管理需求的系统考量。未来随着更多化工衍生品的推出,我国能化产业的风险管理生态将更加完善,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郑商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市场培育和推广,更好助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熊军表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