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科学家:科研领域的变革者与未来展望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现细菌基因传播新机制,谷歌AI仅48小时验证并提出新假说。AI科学家正从概念迈向应用,提升科研效率,推动科研范式变革。全球竞相开发,我国也在加快构建AI科学家系统,未来AI科研技术有望与机器人和传感器深度结合,实现全自主科学发现闭环。

日本研发常温常压合成氨新法,推动清洁能源转型
日本东京大学研发出常温常压下利用氮气和水合成氨的新方法,打破传统工艺依赖,为构建“氮循环社会”提供可能。新工艺效率高且环保,但面临材料循环和规模化挑战。氨作为能源载体和氢能中转站,具有广阔前景。

我国工程师队伍壮大,工程师培养体系与实践磨炼并进
2000年至2020年,我国工程师总量大幅增长。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贯通,以及重大工程项目一线的实践磨炼,我国工程师队伍不断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9月1日开闸,精准支持消费领域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首次精准支持消费贷款中真正“用于消费的部分”。政策对金融机构技术提出新要求,为消费贷款产品创新提供空间,加速各机构向消费场景拓展,通过与商户合作更好把控资金流向。

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聚焦教育变革新路径
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新路径,发布科技人才图谱与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汇聚专家智慧,展示前沿成果,为智能教育提供科学指引,助力教育大模型技术高效发展。

深圳AI应用场景广泛,智能翻译助力出行新体验
深圳巴士集团为出租车配备AI智能翻译设备,便利外国游客。同时,AI在基层医疗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深度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圳计划2025年再开放100个AI应用场景,加速技术验证和迭代升级,释放经济发展动能。

西北首座热轧卷板期货交割库助力钢铁行业升级
近年来,西北地区钢铁行业面临交割库缺失问题,物流成本高企。2024年12月,中储股份西安物流中心成为西北地区首个热轧卷板期货交割库,破解了“千里交割”难题。交割库的设立不仅帮助钢企拓展销售渠道,还大幅便捷了钢材加工企业的采购流程,促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为西北地区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全球化背景下财经人才发展新趋势与AI技术赋能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财经人才需具备国际视野、本土化能力和合规意识。随着AI技术的崛起,财务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AI成为战略决策、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组织能力提升的关键工具。高端财经人才培养转向技术赋能、专业深耕与实战场景融合的复合型模式。

石河子“保处联动”系统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新疆石河子市上线“保处联动”系统,整合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保险理赔数据,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系统运行一年来,病死畜禽集中规范处置率达100%,理赔时效缩短至24小时,推动畜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效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银行涉农贷款: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与协作共促发展
银行涉农贷款面临多重挑战,如自然风险、借款人资质等。尽管如此,涉农贷款市场仍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银行需创新金融产品,构建多方协作体系,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双赢发展。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