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骨骼机器人:从医疗到旅游,黑科技引领新风尚
暑期“窝囊旅游”走红,外骨骼机器人成新宠。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共振,外骨骼机器人产业迎爆发前夜。从医疗康养到大众消费,外骨骼机器人拓展新场景。尽管前景广阔,但成本与体验优化仍是行业攻坚课题。

AI陪伴赛道:资本涌入、技术挑战与商业化探索
在人工智能产业风口下,AI陪伴成为新赛道,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5-2028年大幅增长。资本涌入推动行业升温,但长期记忆等技术短板、订阅付费转化率低等问题待解。AI陪伴公司正摸索商业模式,行业具备长期成长潜力,预计2028-2030年进入成熟期。

AI赋能能源转型:重塑电力行业运行逻辑
人工智能正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工具,与能源形成共生耦合关系。远景科技发布人工智能超级储充网络,重塑电力行业运行逻辑。AI通过时序大模型精准把脉电网,激活“一度电”价值,实现峰谷套利与实时服务。在新能源比重增加的背景下,AI在选址规划、运维阶段发挥核心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助力能源企业应对极端气候,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

安徽政策与DeepSeek双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迎发展新机遇
8月21日安徽省发布人工智能政策2.0版,提出9条举措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设立200亿产业基金并强化应用场景供给。同日DeepSeek发布V3.1大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与UE8M0 FP8参数精度,API服务升级至128K上下文窗口,宣布2025年9月6日起调整API定价,取消夜间优惠,为AI模型与硬件协同发展提供新动能。

海南大学创新团队突破甲烷转化难题,助力能源高效利用
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成功破解甲烷直接催化转化难题,研发新型催化体系,实现甲烷高效转化为甲醇,为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利用提供核心技术,推动深海产业链发展。

牧原股份业绩亮眼带动猪肉股强势,畜牧养殖ETF上涨
8月21日,受牧原股份亮眼业绩带动,猪肉股强势拉升,畜牧养殖ETF上涨1.70%。牧原股份上半年营收达764.63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开源证券指出,三季度或是政策推动猪价上行核心时段,生猪板块配置价值显现。畜牧养殖ETF紧密追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RWA代币化:香港市场新机遇与企业融资新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黄子潇深圳报道,RWA代币化作为新兴融资方式,受香港政策支持,新能源企业试水成功,吸引同行关注。企业关注RWA融资成本、周期及成功率,同时RWA也用于品牌宣传、促进销售等。市场存在信息差和流程复杂挑战,中介咨询机构瞄准市场空白。未来RWA能否走向成熟赛道,有待更多项目验证。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效、短板及破解路径
本文探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出其成效显著,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广泛,政策支持力度大。但同时存在产业链不均、同质化竞争、技术落地受限及数据安全问题。为此,提出多措并举,包括完善制度、强化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及数据保护等,以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科慧远发布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 引领质检新范式
8月19日晚,中科慧远发布首款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该机器人依托“手-眼-脑”协同架构,实现工业产线灵活操作,解决质检痛点,引领质检新范式。

2025金融智能体元年:银行业加速AI Agent研发应用
2025年被称为“AI智能体元年”,银行业正积极推进AI Agent研发。金融智能体在风险管理、网络运维、数据洞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已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然而,在追求效率和智能化的同时,如何确保数据安全、保护用户隐私等成为金融机构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