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引领行业新风向

网络 2025-08-13 22:20:49
期货学院 2025-08-13 22:20:49 阅读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机构集中亮相。

  自2023年以来,上述创新中心陆续成立,服务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成为沟通各地机器人研究成果、产业需求以及推动行业共创的平台。

  如在制造业强省浙江省,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服装纺织行业部分工厂启动了机器人落地试点。首席科学家熊蓉介绍,工厂落地试验的概念验证已完成,将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从我们的角度看,2024年,机器人行业处于技术打磨、体系打磨阶段。现在,到了新的阶段。算法成熟度已被充分验证,体系化建设已初步完成,这为机器人落地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熊蓉说。

  熊蓉还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具身智能模型会更成熟,通用人形机器人或通用具身智能模型有望出现。

  扎根浙江产业寻找应用场景

  “过去十多年,浙江省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上形成了完整的布局,为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机器人落地应用提供了条件。”熊蓉说。

  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服装纺织工厂、实验室找到了一批适合机器人落地的应用场景。

  “在纺织行业,我们目前做了把堆叠布料逐一分离、给模板机上下料的场景;在实验室作业中,机器人可在化工、生物医药等场景进行试管操作,完成分液、测试、清洗等工作。”熊蓉表示,在这些场景中,机器人的应用目前已完成概念验证,将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通过打造产品打通技术落地环节

  2024年3月,在政府单位指导与支持下,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宁波挂牌。

  熊蓉表示,创新中心进行两方面布局。一方面,构建高精度作业的泛人形机器人。另一方面,解决机器人应用痛点,构建能自动调优的通用算法库,形成行业解决方案。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主要宗旨是打通“产学研用”,培育新技术并推动技术落地。

  熊蓉表示,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是开发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只有当产品可推广,上游企业才会参与进来,一起打磨产品。

  具身智能模型还有提升空间

  “具身智能模型方面,现在多数产品只有对单一场景任务的执行能力,远远没有融会贯通。”熊蓉说。

  提升具身智能模型能力,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数据远远不够”,是本届机器人大会上行业专家、企业高管谈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采用“Real to Sim to Real”的虚实融合方法,构建具身智能模型适配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方法。熊蓉表示,目前普遍验证,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的合理比例是“1:9”。

  “目前,这一路线已走通,其有效性已在多个场景中得到充分验证。”熊蓉说。

  熊蓉表示,具身智能模型能力在逐步提升,再用两到三年时间,具身智能模型会变得更好,但具体程度难以预测。目前,具身智能模型硬件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通用人形机器人会有的”

  从打磨技术,到加速落地,机器人行业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熊蓉表示,汽车、手机等行业企业纷纷“跨界”加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带来了更多技术融合的可能。

  “技术有一个积累发展的过程。从我们的角度看,2024年是技术打磨和体系打磨的阶段,现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算法成熟度得到充分验证,体系化建设初步完成,为产业落地打下了良好基础。”熊蓉表示。

  通过看未来的需求,基于现有的技术,来做反向布局和发展途径的规划是熊蓉的研发思路。“我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或通用具身智能模型会有的。”熊蓉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