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聚酯行业分化,龙头企业利润逆势增长
2025年三季度,国内聚酯行业分化显著:部分企业深陷亏损,而龙头企业则凭借“硬实力”实现利润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力。在行业周期性调整中,恒力石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东方盛虹、荣盛石化五家龙头企业交出了一份“营收降、利润升”的亮眼答卷,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近期,聚酯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出炉,行业龙头企业前三季度基本实现净利润正增长,部分企业扭亏为盈,呈现出营收整体下降、但利润改善的特征。受宏观因素、终端需求复苏及化工品价格走弱等因素影响,上述五家龙头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均出现下降。
其中,恒力石化第三季度营收为534.96亿元,同比下降17.98%;前三季度总营收为1574.67亿元,同比下降11.46%。桐昆股份第三季度营收为232.39亿元,同比下降16.51%;前三季度总营收为673.97亿元,同比下降11.38%。恒逸石化第三季度营收为279.25亿元,同比下降7.07%;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为838.85亿元,同比下降11.53%。东方盛虹第三季度营收为312.45亿元,同比下降11.91%;前三季度总营收为921.62亿元,同比下降14.90%。荣盛石化第三季度营收为791.85亿元,同比下降5.67%;前三季度总营收为2278.15亿元,同比下降7.09%。
尽管营收下降,但部分企业通过改善毛利率、提升投资收益等方式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恒力石化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72亿元 ,同比增长81.47%,环比大幅改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0.23亿元,同比下降1.61%。桐昆股份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52亿元,同比增长872.09%,环比下降6.9%。恒逸石化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40.79万元,同比上升102.21%;扣非净利润为-7063.78万元,同比上升66.28%。东方盛虹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大增108.91%,实现由亏转盈,扣非后净利润同样显著改善。荣盛石化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6亿元,同比增长1427.94%,环比增长1942.86%。
在国投期货化工首席分析师庞春艳看来,聚酯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下降但利润改善主要归因于上游煤炭和石油等原料价格环比下跌带动产业链整体降价,但原料价格比产品价格的走势更弱,因此企业利润有所改善。从已公布的三季报可以看到,荣盛石化和桐昆股份的利润改善较为明显。桐昆股份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为公司产品获利能力增加、对外投资浙石化确认损益同比增加。荣盛石化作为浙石化母公司,利润改善也与浙石化有密切关系。
紫金天风期货高级分析师刘思琪表示,聚酯龙头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中枢下行导致石化产品价格下降,石脑油、PX等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0%以上,在产品销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营收同比下降。聚酯企业第三季度净利润改善主要是受部分炼油产品价格和PXN价差改善带动。另外,第二季度受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影响,产品库存贬值压力较大,第三季度价格重心回升,库存价值也有所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天气转冷及“双十一”电商销售窗口期到来,化纤行业开工率明显提升,产成品库存下降和订单改善也显示行业下游需求较好。但聚酯环节开工率相对稳定,企业主动提升开工率的意愿不强,更倾向于主动控制产成品库存,避免库存快速上升。“聚酯产品中,短纤效益相对较好,POY长丝表现尚可,但瓶片和FDY的盈利水平偏低。上游产品中,PTA加工差自7月以来下滑明显,并持续处于低位,行业整体亏损,开工率也处于低位。上游PX连续两年无新增产能,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利润也有所改善。”庞春艳表示,整体来看,瓶片和PTA表现较弱,主要是因为投产压力大,行业开工率整体处于低位;短纤和PX无新增产能,表现相对较好。
“从聚酯链价差分配情况来看,目前上游炼油和PXN价差表现尚可,下游聚酯产品利润也有所改善,但PTA产品亏损相对严重。”刘思琪表示,产品利润分化也是上下游供需格局的体现。在她看来,PX基本面表现尚可,明年上半年新增产能也不多,聚酯环节近期产销多次放量,库存已经下降至中性偏低水平,企业现金流也略有改善。PTA今年新增产能偏多,下半年进入累库周期,现货供应充裕,加工费也被压缩至低位。
“从历史开工率走势看,纺织印染企业开工率往往自11月中旬开始走弱;上游涤丝企业开工率也可能适度下调,但最终开工率与行业效益及库存表现有关。”庞春艳称,目前涤丝企业库存压力不大,行业效益有所分化,减产压力不大,后市关注终端需求转弱后的累库节奏和效益波动。聚酯开工率对上游PX的供需结构影响较大,一旦开工率下降,PX供需可能从紧平衡转为宽松,对产业链的成本支撑也将弱化。展望后市,刘思琪认为,聚酯链利润和现金流第四季度改善,库存下降,但PTA仍面临季节性累库压力,加工费依然偏低,明年有望明显改善。在庞春艳看来,随着年度订单的完成,化纤行业基本面有走弱的预期,后期需要关注气温变化及新年度订单情况。“2026年春节时间较晚,部分新年度订单可能在节前下达。另外,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为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贸易环境,我国制成品对美出口预计将有所增长。”庞春艳称,国内企业面对复杂环境,积极调整出口策略,开拓了东盟、中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且行业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出口从低端产品逐渐转向高端产品,受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会逐渐下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