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期货触底回升,文化纸需求与供给端挑战并存
11月以来,纸浆期货主力合约2601自5042元/吨的阶段性低点触底回升,最高涨至5550元/吨以上,涨幅超9%。随着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纸浆期货强势能否延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UPM文化纸、Metsa白纸板业务上半年均录得亏损。此外,Sodra纸浆业务在今年二季度也出现2.2亿瑞典克朗的营业亏损,反映出浆纸行业景气度整体走弱。
从造纸生产端看,目前纸浆供需大致处于弱平衡状态。由于纸厂前期采购趋于谨慎,未来若需求出现边际回暖、市场信心进一步修复,可能引发一轮补库行为。终端消费方面,截至9月末,生活用纸价格环比基本持平,而双胶纸价格继续下探,显示出文化用纸需求呈现结构性疲软态势。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后,伴随部分浆厂减产以及需求季节性增强,再加上上半年采购偏谨慎带来的低库存支撑,纸浆供需基本面迎来边际改善。然而,考虑到文化用纸需求受出生率下降、电子化替代等趋势制约,商品浆需求预计以温和增长为主。
下游成品纸市场喜忧参半。白卡纸方面,前期受三季度淡季影响,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利润承压。但进入“金九银十”旺季后,价格企稳回弹,目前已修复至5月水平。与此同时,博汇、联盛等头部纸企新一轮涨价函已于本月初生效。从白卡纸基本面判断,此轮提价落地概率较高,这也为纸浆价格反弹提供支撑。生活用纸市场的下游需求相对确定,其刚需部分预计将保持稳定。此外,今年生活用纸出口表现亮眼,出口量增长20%至30%。在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预计今年最后两个月的出口增速将得以维持,为整体需求注入信心。
而以双胶纸、双铜纸为代表的文化纸阵营,表现较为一般。其中,双胶纸市场还面临以下三大因素压制:一是电子办公、电子教材、电子媒体普及带来的无纸化替代趋势;二是出生率下降导致教辅类需求缩量;三是多媒体冲击使得传统报纸杂志的娱乐性需求减弱。尽管市场存在旺季后置预期,但月中出版招标季有望逐步启动,或带动11月需求出现一定好转,但这大概率仅为刚需备货推动,非刚需订单很难有明显起色,因此需求好转仅是正常的季节性波动。
事实上,双胶纸当前的颓势并非仅由需求端导致,而是供给、库存、利润三方面均面临的问题。供给端,三季度国内新增65万吨产能投放,10月上旬华南地区30万吨新产能也已进入试车阶段,供给压力持续加大;库存端,双胶纸总库存达188.13万吨,较月初增加7.03万吨,同比增加7.66%,绝对库存与相对库存均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利润端则是制约双胶纸产量增长及浆价乏力的核心因素。尽管市场消息显示11月多家纸企计划将双胶纸价格上调200元/吨,但此次调价的核心驱动力是利润压力,而非实际需求改善,因此这类涨价很难被下游接受。整体来看,年内纸浆需求整体预期偏乐观,随着双胶纸招标季的开启,文化纸终端需求也将有所改善,但供给端依然看不到收缩迹象。
海外减产仅芬兰有实际动作,加拿大此前预期的减产并未落地,而智利针叶浆供应量提升,将逐步削弱欧美减产的边际贡献。阔叶浆方面,主要压力来自巴西和国产浆。此前传出的巴西减产量占整体供应量比例有限,叠加国产浆产能持续提升,同样会弱化海外减产的边际作用。供需宽松格局或将延续一段时间,纸浆价格继续上行空间将受到制约。(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