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发布建材稳增长方案,明确2026年绿色建材营收目标
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2026年我国绿色建材营收将超3000亿元,多维度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定方向。此方案作为建材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引,将推动行业迈向绿色智能新阶段。
这份方案聚焦建材行业发展关键痛点,划定清晰路径:
产能管控上,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从源头遏制传统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竞争;
科技创新层面,重点扶持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产业壮大,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
生产改造方面,加快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智能工厂,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强化了环保能力。
此外,在市场拓展方面,对内开展绿色建材下乡,充分激活国内消费与公共需求;对外深化国际合作,助力中国建材产品、技术及标准走向国际市场,保障行业平稳运行与结构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布局了“六零”示范工厂培育,以“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为标杆,打造引领未来的建材产业样板。
建材政策转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这次建材稳增长方案的出台,意味着行业政策正式告别单一产能调控模式,迈向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阶段。在产业转型进程中,该方案为行业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方案最突出的突破,在于搭建起多部门协同治理框架,通过打通产能调控、资源管理、环保约束与终端市场需求的壁垒,系统性破解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供需失衡”难题。
在供给端,政策主动引导要素资源从传统建材的同质化竞争领域退出,向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赛道集中,为产业转型“腾笼换鸟”;
在需求端,借助绿色建材下乡、对接“好房子”建设等举措,激活内需市场,让建材产业深度融入绿色建筑发展与国家“双碳”目标。
此外,方案鼓励我国建材企业将优势产能、绿色低碳技术及标准“走出去”,依托相关领域的先发优势,参与并引领全球建材产业变革,为行业在结构转型中重塑价值链、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动力。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