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纺市场转弱,多重因素压制棉价走势

网络 2025-09-24 08:10:33
市场资讯 2025-09-24 08:10:33 阅读

  近期,国内棉纺市场走势明显转弱,棉花市场呈现下行态势。此前,郑棉主力合约曾连续4个月反弹,然而进入9月后,该合约高开低走,昨日盘中最低下探至13510元/吨。从周线来看,该合约已连续4周下跌,市场看空情绪渐浓。

  旧作库存偏紧预期缓解

  目前国内流通环节的商业棉花库存水平较低。据钢联数据,截至9月19日,棉花商业总库存为114.26万吨,周环比减少12.92万吨,降幅10.16%。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棉上市的前期压力已逐步显现,后续国内棉花市场库存将进入季节性累积阶段,市场供应格局或生变。

  此外,从新棉总产量预估来看,增产预期也将对棉价形成压制。据农业农村部9月发布的棉花供需报告,2025/2026年度我国棉花产量预计为636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1万吨,增产预期或成棉价下行推手。

  当前正值“金九银十”传统需求旺季,棉花采购动力理应有所增强,然而8月下旬以来,纺织企业与布企开机率并未显著回升。钢联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当周,纺织企业开机率为66.6%,处于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纱线库存虽有所下降,但实际去库速度较为缓慢,反映出下游订单跟进不足,需求疲软态势尽显。

  与此同时,纺织企业棉花工业库存也在持续下降。原因在于:一方面,订单不足直接导致企业缺乏原料采购动力;另一方面,前期新棉预售价格虽比陈棉有优势,但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加剧了市场的观望情绪。进入8月中旬后,随着期货盘面价格持续走弱,新棉采购成本也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买涨不买跌的普遍心理,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观望氛围,市场陷入僵持。

  全球需求忧虑仍未消除

  国际棉市同样面临北半球新棉上市的压力,其中美国作为全球主要棉花出口国,其市场动向尤为关键。目前美棉收割已正式开启。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美棉收割率达12%,与5年均值持平。但近期美棉生长优良率出现下滑,这一潜在风险值需重点关注。

  需求端,美棉同样面临显著压力。尽管美联储降息政策已落地,但美元走势出现反复且触底回升,削弱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进口吸引力。此外,国际贸易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尚存,抑制了市场的主动买入动能。在上述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当前美棉价格的波动变化对国内棉市的传导作用已有所弱化,国际市场影响趋弱。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虽处于“金九银十”传统需求旺季,但多重因素已对棉花价格走势形成压制。一方面,新棉上市进程推进,叠加增产预期释放,将逐步缓解旧作棉花商业库存偏紧格局;另一方面,下游纺织企业采购动力不足,国内棉花即将进入季节性库存累积阶段。国际市场需求端忧虑尚未消除,且同样面临阶段性供给增加压力,内外棉市承压逻辑趋于一致。预计中短期内国内外棉价将延续共振走低态势,但需警惕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外围市场价格反向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后续影响。(作者单位:中泰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