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存储需求激增,存力成AI基建关键变量
算力、运力,以及存力,被视作AI基础设施建设的三驾马车。随着AI、数据中心等场景需求快速成长,存力或将接棒算力,成为AI基建体系中的又一关键变量。AI存储的发展备受关注。
近日消息,英伟达与日本存储大厂铠侠正合作开发一款为AI服务器量身定制的SSD,旨在部分取代作为GPU内存扩展器的HBM。资料显示,这款SSD性能将达到 1亿IOPS(每秒输入输出),其数据读取速度或比传统产品快近100倍。
按照英伟达的要求,数据读取速度需达到2亿IOPS才能符合对计算效率的期望,故铠侠计划在每个算力单位上安装两块SSD。值得一提的是,传统SSD一般通过CPU连接到GPU,而上述SSD或将直接连接到GPU进行数据交换,并兼容PCIe 7.0接口标准。
据悉,这款SSD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送样,并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
从传输速度到连接方式,不难发现存储演进趋势与人工智能发展息息相关。铠侠表示,到2029年,预计近一半的NAND需求将与AI相关。就在日前,另一存储巨头SK海力士宣布,为满足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需求,已开始供应一项全新的NAND解决方案。存储市场迎来新变化。
更直观的信号在于,AI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已然传导至存储价格本身。有消息称,美光已通知客户称DDR4、DDR5等产品价格或将调涨20%-30%。闪迪则于上周宣布对全部渠道通路产品价格执行10%普涨,公司表示,在AI应用和数据中心等出现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的背景下,NAND闪存产品需求强劲,未来将定期进行价格评估。
与此同时,各存储厂商营收亦受到影响。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第二季英伟达Blackwell平台规模化出货,以及北美CSP业者持续扩大布局通用型服务器,均带动Enterprise SSD(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显著成长,前五大品牌厂营收合计逾51亿美元,季增12.7%。
DRAM方面,2025年第二季DRAM产业因一般型DRAM合约价上涨、出货量显著增长,加上HBM出货规模扩张,整体营收为316.3亿美元,季增17.1%。
国泰海通指出,随着运算速度的提升,DRAM及NAND在各类AI延伸应用,如智能手机、服务器、笔电的单机平均搭载容量均有成长,又以服务器领域成长幅度最高。伴随AI服务器需求持续增加,AI高端芯片如英伟达下一代Rubin及云端服务业者自研ASIC陆续推出或开始量产,有助于高速运算的DRAM产品量价齐升。
CFM闪存市场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大原厂四季度将迎来价格普涨行情,为明年春季行情走势奠定基调。此次涨价主要聚焦在企业级和手机市场上,预计Q4企业级存储价格将实现个位数涨幅,手机嵌入式存储价格也将小幅上扬。
投资方面,东方证券表示,存储行情景气度持续,国内先进存储产能持续扩充,AI服务器和AI终端,有望持续带动存储需求增长。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