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行业2025上半年财报:量贩零食崛起,传统品牌分化

网络 2025-09-04 15:16:21
市场资讯 2025-09-04 15:16:21 阅读

  零食行业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市场呈现分化格局(零食市场/量贩零食)。

  近日,主流零食品牌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陆续出炉。具体来看,万辰集团(300972.SZ)、三只松鼠(300783.SZ)、良品铺子(603719.SH)、洽洽食品(002557.SZ)、来伊份(603777.SH)、劲仔食品(003000.SZ)、卫龙美味(9985.HK)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5.83亿元、54.78亿元、28.29亿元、27.52亿元、19.40亿元、11.24亿元、34.83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06.89%、7.94%、-27.21%、-5.05%、8.21%、-0.5%、1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2亿元、1.38亿元、-0.94亿元、0.89亿元、-0.51亿元、1.12亿元、7.36亿元,增速依次为50358.8%、-52.22%、-491.59%、-73.68%、-439.60%、-21.86%、18.5%。七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为401.89亿元,同比增长约40.35%;归母净利润为14.02亿元,同比下降近2%。

  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已接近1.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3%,2019年至2024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4%。预计到2025年,中国零食市场将继续增长,规模有望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欧睿发布的《2024国内量贩零食零售行业白皮书》显示,2022至2025年,国内休闲食品零售额预计从近1.6万亿增长到1.7万亿,其中零食预期增量约367亿元。

  量贩零食成赢家,万辰集团营收净利暴增

  专注于量贩零食业务和食用菌业务的万辰集团业绩飞速增长,2022年年度该公司的总营收是5.49亿元,但到了2024年,年度总营收已增长到323亿元,今年上半年,万辰集团的营收达到223.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358.8%至4.72亿元。万辰集团表示,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量贩零食连锁业务的高速扩张。量贩零食连锁业态通过构建“厂商直采-集中议价-精简流通环节-让利终端”模式释放利润空间,2023年10月将旗下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实现供应链和品牌统一。截至报告期末,万辰集团量贩零食门店共计15365家,规模化优势进一步增强。目前量贩零食业务已占据总营收的99%,上半年食用菌业务营收2.38亿元,同比减少1.24%;量贩零食业务营收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随着营收增长,零食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107.89%至197.78亿元,毛利率11.49%同比增长0.62%。

  国内量贩零食企业鸣鸣很忙也于今年4月递表港交所,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393.4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14394家门店。

  良品铺子、来伊份亏损扩大,三只松鼠利润腰斩

  上半年,良品铺子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91.59%,来伊份则同比下降439.60%(零食企业)。良品铺子从事休闲食品全链条业务,财报显示营收变动主要因产品优化调整导致售价下调,同时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店数下降,叠加平台流量下滑影响线上营收。利润总额下降还受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下降约1100万元、政府补助下降约1900万元影响。来伊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拓展新业务渠道及模式收入增加,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39.6%由盈转亏,亏损0.51亿元,主要因销售毛利额下降。该公司持续优化单店盈利模型,调整社区店、特通店、商场店布局,创新推出生活店模型及仓储会员店,拓宽品牌认知度,截至2025年06月30日门店总数2979家,同比减少14.2%,其中加盟门店占比53%逐年提升,标志企业向连锁管理服务+供应链平台型转变。

  三只松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52.22%至1.38亿元,利润变动归因于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提升费率、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新增物业折旧及摊销费用上升。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销售费用增长25.11%至11.19亿元,管理费用增长57.89%至1.56亿元,坚果类产品毛利率下滑2.64%至23.91%。企业认为在存量竞争和行业淡季背景下,保住了营收增长,内在成长潜能依旧充足。

  劲仔食品上半年营收同比微降0.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1.86%。该公司从事中式风味休闲食品研发生产,鱼制品业务营收7.57亿元同比增长7.61%,占总营收67.31%,毛利率30.37%虽同比微降1.92个百分点,但仍是核心盈利来源。禽类制品同比下滑24.00%至1.96亿元,豆制品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3.61%,蔬菜制品同比下降10.69%至3404.71万元。从渠道分析,整体毛利率29.45%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线上毛利率26.68%同比下降6.42个百分点,线下毛利率29.99%同比微升0.16个百分点。

  竞争激烈的零食行业中,卫龙美味实现营收及净利润双增。财报指出营收增长主要因持续加强全渠道和品牌建设、优化渠道结构。毛利率由上年度同期的49.8%下降2.6个百分点至47.2%,反映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但集团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部分抵消影响,报告期内净利润率21.1%与上年度同期持平。值得关注的是,辣条等调味面制品已非最大营收来源,蔬菜制品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3%达21.09亿元,占整体收入比重增至60.5%,调味面制品营收同比下降3.2%至13.10亿元,占比减至37.6%。《2024国内量贩零食零售行业白皮书》指出,疫情后消费者对零食需求增加但决策趋向理性,未来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发展。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