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 险企加速转型分红险
随着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政策正式落地,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多家头部险企公告显示,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寿险保证利率上限由2.0%降至1.75%。这一调整使传统寿险吸引力下滑,而分红险因保底收益降幅较小,相对凸显优势,有望成为寿险市场新主角。
监管要求各公司在8月末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各大险企纷纷行动。今年年初以来,“分红险转型”已在行业内被提及多次,不少公司早已开始布局。部分公司提前着手布局低利率新产品,如合资险企同方全球人寿今年6月就率先推出了两款保底利率仅1.5%的分红险新品。
从上市险企近期发布的数据看,头部公司均已在新单业务中大幅提高了分红险占比。无论是头部险企还是其他主要同业,均已明确将分红险定位为驱动未来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如今政策尘埃落定,各家公司全力跑步入场,行业呈现出全面转向分红险的趋势。
从成熟市场经验看,香港寿险业分红产品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测算,假设未来三年全行业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稳步提升至50%,预计将带来累计超过1.8万亿元的增量保费。可以说,谁能更快地在分红险市场中确立稳固地位,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是监管防范风险和险企降低负债成本的双向奔赴。为弥补重疾险新规后带来的保费规模空白,增额终身寿从2019年开始在市场热卖。在市场利率下行趋势下,高预定利率产品蕴含的潜在风险日益显性化。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示,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为了从源头上降低风险,自2023年以来保险业已陆续下调新业务的定价利率。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这大幅降低了新单资金成本,对防范利差损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教授郭振华表示,分红险转型的目的,在于降低负债端成本、防范利差损。天职国际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表示,预定利率的下调将随行就市地降低保险负债成本,也是为了降低保险业潜在的利差损风险。
不过郭振华同时指出,分红险保底利率定为1.75%,与传统险2.0%的利率差距不大,对降低负债成本并无益处。但此举能让客户觉得分红险保底收益与传统险相差无几,从而更愿意购买分红险,降低了分红险的销售难度,增强了其吸引力。
“1时代”的到来固然有利于防范风险、引导转型,但对寿险业而言短期内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阵痛。分红险产品结构复杂,对一线代理人专业素质要求极高。这对长期以销售固定收益类年金、增额寿产品为主的营销队伍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客户对于保险的需求也在过去一轮轮的“炒停”中被透支。这使得当前利率下调时期,市场反响反而较为平淡。周瑾认为,转型分红型产品之后,保险公司的销售模式和销售策略也需要相应升级。
其次,资产端压力大。分红险采用“保底+浮动”的利益分配模式,这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有更强的投资能力来实现可观的浮动收益。如果投资业绩不佳,客户很可能会选择中途退保,对现金流和偿付带来压力。
分红险的浪潮固然已起,但真正驶入深水区后才发现,这是一场牵动产品定价、资产配置、销售体系、客户教育与监管框架的系统性跃迁。换言之,分红险转型不是一次短跑冲刺,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