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十四五”以来,中国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十五五”时期,工业作为“增长引擎”和“创新载体”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工业强国目标,需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
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十五五”时期是关键时期,需强化竞争政策,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五大方面17项具体举措。地方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新型工业化相关时间表。
“十四五”期间,中国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张,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报告》建议,要明确产业安全政策和竞争政策的重要地位,避免政策实施中的目标冲突。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特征。全国加快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安排。华中农业大学高泽霞团队在无刺草鱼培育方面取得突破,为水产养殖业提供新方向。《报告》指出,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是核心。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但在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对进口依赖度较高。《报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链的全面革新,加快补链、延链、升链、建链的步伐。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智能制造的典型。《报告》建议,要做强基础产业,擦亮名片产业,加快未来产业布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