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助力国产冻虾逆袭 直播电商供应链深度整合
当流量涌向工厂,会发生什么?
4个月前,东方甄选上架了一款名为“东方甄选国产活冻虾”的产品。首次直播卖出3万单,累计卖出超22万单,GMV超2100万,位列东方甄选海鲜热销榜第二名。长期以来,国内冻虾市场被低价进口冻虾主导,国产白虾以活虾销售为主。与东方甄选合作后,山东正大水产开拓了冻虾业务,目前供不应求。
尽管进口虾仍占较大份额,但国产冻虾通过技术迭代和渠道创新正逐步缩小差距。直连消费者后,国产冻虾以品质为突破口,开辟差异化路径,带动产业链转型升级。正大集团东营区工程总监张之忠表示,消费者愿为高品质买单,工厂长期利润更可观。
同时,直播电商也在二次进化:头部机构从流量依赖转向供应链,深度介入生产环节打造自有品牌。经历多次舆论风波后,直播机构谋求更稳妥、长远的发展路径。
“第一次合作,大家都顶着很大压力。”正大电商水产运营总监郭保春表示。鲜虾冷冻后外观一致,消费者只能在食用时分辨品质。价格低、供货量大的国外冻虾长期占据市场。传统上,国产虾以活虾销售为主,企业盈利受市场波动和进口虾价格影响大。
与直播机构合作国产冻虾,正大水产此前未尝试过,产品上线前期还赶上了“3·15”曝光虾仁保水剂问题。不过,高品质冻虾仍有机会开拓市场。“3月18号东方甄选主播来工厂溯源直播,当天销售30吨产品。”郭保春回忆道。该产品2025年3月上线,至昨日全网销量超22万单,GMV达2100万元,过去三个月里曾有40到50天缺货。
电商平台给了工厂直连消费者的渠道。平台反馈消费者意见,工厂相应优化饲料配比、水循环频率等。用户反馈虾线没清干净,工厂增加控料时间和循环次数;用户反馈口感有差异,工厂调整饲料配方。目前正大工厂每月出货约54吨,产能完全被消化。为了扩大产能,正大水产正在加快全国布局。
同样在山东东营,由于粗放型养殖带来的问题,小棚虾正被逐渐取缔。国产白虾行业正向工厂化、规范化、品质化、环境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过去,进口产品优化反馈要经历漫长跨国沟通,而现在消费者反馈会通过平台实时汇总给工厂,工厂再根据问题性质迅速调整。
工厂也在大量投入品质建设,投入超1亿元进口循环换水设备,进一步控制养殖环境洁净度。此外,正大水产正在探索更高效的养殖模式。最终,这款国产冻虾价格高出普通进口冻虾30%左右,但仍然供不应求。郭敬萍解释道:“不同产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我们的国产虾在品质和响应度上有明显优势。”
前期的养殖和加工投入虽然高,但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买单,对于工厂来说,长期来看利润更为可观。其他企业也在观望和跟进。郭保春透露,许多企业仍在使用地下水养殖,缺乏环保意识。正大水产的发展模式证明,高品质冻虾在市场上有强烈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合作案例背后,也是直播机构与供应链的关系升级。直播电商竞争已从表面流量和价格战,转向深层次供应链效率比拼。通过这种合作,正大水产解决了产品销售,也获得了C端市场经验。东方甄选则通过深度供应链整合,将流量优势转化为品牌资产。
不止东方甄选,今年以来,头部直播机构都在加大对供应链的把控力度,深度参与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优化和品质把控全过程。例如,遥望科技联手黄子韬推出卫生巾品牌朵薇,东方甄选也推出自营卫生巾产品和透明工厂计划。市场反馈也十分亮眼。
即使遭遇主播个人危机,这些自有品牌仍能在多个平台持续销售,显示出品牌思维下商业模式的韧性。有MCN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直播电商的二次增长曲线,做自营品或自有品牌已是业内认可的发展路线。
不过,这也带来新挑战。合作前期面临投入和推广成本压力;品牌与直播机构绑定更深,质量问题出现时可能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直播电商的供应链深度整合还在进行中,可持续且长远的发展仍考验着各机构与工厂的共同协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