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践与理论创新

网络 2025-07-12 01:47:47
市场资讯 2025-07-12 01:47:47 阅读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题: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智库报告解析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新华社记者王军伟、李劲峰、谢佼

  夏粮开镰、水果丰收、避暑待客、车间忙碌……盛夏时节,从云贵山区到东北平原,广大农村地区的脱贫群众接续奋斗、勤劳致富的忙碌身影处处可见。

  今年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7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上,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中国实践与理论创新》,指出中国脱贫地区脱贫攻坚成绩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构建长效防返贫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报告认为,中国构建起“四个不摘”的长效防返贫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5年过渡期,是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中国贫困地区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创造。

  ——机制防返贫。贵州省晴隆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421户5882人,通过有效帮扶措施,909户3816人消除返贫风险。

  ——基建补短板。中国各级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档升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

  ——就业稳增收。全国闻名的四川悬崖村,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村民人均收入1.96万元。过渡期以来,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产业激活力。五年前脱贫摘帽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探索打造中国“冷凉蔬菜之乡”,蔬菜销往马来西亚、沙特等国家和地区,人均增收1.5万元。

  减贫从“生存型保障”向“发展型文明”跃升

  今年5月,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选派24名政府官员来到中国,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面对南非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等挑战,中国的减贫做法成为他们关注重点。

  报告认为,中国开创了减贫治理新范式,其理论创新与实践在5年过渡期中得到了具象化验证——从“涓滴效应”到“精准滴灌”,革新减贫范式;“弱鸟先飞”理论与资源激活,破解要素约束;建立贫困动态治理体系,创新制度设计等。

  以开放包容姿态,推动全球减贫事业进步

  “在一个宜居的星球上实现无贫困的世界,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更是一项道德使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资深研究员哈菲兹·格韦勒评论称。

  贫困依旧是当前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为不少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减贫方案,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

  中国减贫贡献促进世界包容性发展。中国将“精准”与“需求导向”理念应用于国际减贫合作,实施的“微笑儿童”营养餐计划,惠及全球数百万儿童。

(文章来源:新华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