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产业:从“围城”到“抢量”的变革
曾几何时,“垃圾围城”困扰我国大城市发展,焚烧发电成最佳手段,现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问鼎全球。但如今局部地区面临“垃圾不够烧”挑战,企业拓展多源垃圾处理,包括开挖存量填埋场,成本高且非所有填埋场都适合,国内1000多家垃圾焚烧厂走到发展关键“分水岭”。
在此背景下,垃圾焚烧企业跨区域布局抢垃圾,部分公司通过收购扩大业务,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并购整合趋势显现。7月1日,中科环保收购广西两家垃圾焚烧发电公司,深圳能源在肇庆封开县投资建设城镇环卫一体化及绿色循环产业特许经营项目。
专家称“垃圾不够烧”现象在局部地区较突出,主要出现在县级行政单位规划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提升产能利用率,上市公司积极拓展多源垃圾处理服务,加大协同处置力度。此外,垃圾的另一个来源还在于存量垃圾填埋场的再开挖,但成本高,不是“找垃圾”的好理由。
从25家垃圾焚烧上市公司的财报发现,行业步入成熟期,大量项目还没“熬过”回本期,加之垃圾增量不足,行业并购整合涌动。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伟明环保完成对国源环保和盛运环保的收购,未来还会积极关注国内存量项目整合机会。
上市公司财报还显示出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正往县城、海外市场“抢垃圾”。徐海云不看好县域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认为应推行跨县协同处理。相对于县城,“海外”是更具诱惑力的市场,成为垃圾焚烧发电上市公司重点发力的一致方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