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抢滩人形机器人赛道 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网络 2025-06-30 23:50:28
市场资讯 2025-06-30 23:50:28 阅读

  日前,五洲新春、浙江荣泰、宁波华翔等多家浙江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人形机器人赛道新进展。上证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浙江不少其他赛道的企业纷纷看中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遇,抢滩布局。有些企业产品甚至已进入小批量送样阶段。

  技术同源人形机器人获得青睐

  6月中旬,五洲新春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10亿元,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项目。6月25日晚,浙江荣泰称拟收购广东金力智能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15%股权。随后,汽车零部件企业宁波华翔公告称,子公司获得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委托生产双足机器人产品业务。

  目前,不少零部件企业产品甚至已进入小批量送样阶段。例如,禾川科技旗下控股子公司浙江禾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有小规模量产和订单。均胜电子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也取得了多项突破,并实现核心零部件的送样。卧龙电驱部分产品已处于小批量送样阶段,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公司目前在建50万套/年生产能力的模组生产线,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

  为何其他赛道企业对人形机器人赛道青睐有加?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一方面,企业看重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将人形机器人视为行业“内卷”的“破局点”。“技术同源”“供应链协同”,也让零部件企业获得了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先机。

  整机牵引人形机器人在“浙”发展

  开放、共享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在杭州云栖小镇中,近万平方米的室内基地已“整装待发”。这是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暨应用推广中心,将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区域各大人形机器人企业、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等提供检验检测、试制生产、AI训练、产品体验展示发布等多项服务,提升产品中试产业化能力。

  浙江大学教授熊蓉是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总经理,她每周都要来往于杭州、宁波之间。来自浙大的高层次人才整合机械、精密电子、AI算法等多领域技术,攻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宁波供应链提供的“本土制造”产品组成了人形机器人的“筋骨血脉”。人形中心的探索正是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缩影。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较为完整,覆盖整机、核心零部件、软件系统等主要环节。

  记者从2025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接会获悉,在整机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浙江拥有宇树科技、云深处、五八智能、均普智能、禾川科技等整机企业10余家。在整机之外,“浙江省聚集了全国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电子科技企业,具备丝杠、减速器、电机、关节模组、传感器、结构件、材料等全环节生产配套能力。”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邱世梁称,同时,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杭州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DeepSeek等头部公司,具备很强的具身智能算法构建能力。

  此外,“浙江的科教资源与人才资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无限动能。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技术与人才力量,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也令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浙’拥有蓬勃发展的土壤。”邱世梁说。早在2017年,浙江就率先印发《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2024年,浙江省印发《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力争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