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类基金,持续扩容!
【导读】年内绿色主题债基持续扩容,发行数量、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在“双碳”政策背景和绿色低碳理念指导下,我国绿色债券规模扩容,绿债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多家公募瞄准这一市场需求,争相布局绿色主题公募债基。2024年以来,已发行绿债基金规模近320亿元,是2023年发行规模的3倍。本周,又有汇丰晋信绿色债券基金、摩根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基金重磅发行。

年内公募定增获配超230亿元 整体浮盈超60亿元
11月19日,南财快讯记者获悉,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按增发发行日统计,截至11月18日,2024年以来共有21家公募机构参与到73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包含增发未上市),合计获配金额达234.06亿元,按11月18日收盘价计算,目前公募定增整体浮盈60.92亿元,浮盈比例为26.03%。

单日爆买126亿元!南下资金凶猛抢筹
南下资金加速买入港股。今年涨幅一度冠绝全球的港股近期持续回调。而南下资金再度扮演越跌越买角色,11月18日净买入港股126亿元。11月以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到795亿元,为近年来单月较高水平,仅次于今年6月份的807亿元。如若南下资金持续净买入港股,南下资金单月净买入港股总金额有望刷新2021年1月以来新纪录。

ETF市场崛起:公募基金行业的新篇章,被动投资时代的到来?
近期,中证A500指数系列产品在基金发行市场上占据了中心位置,包括中证A500ETF、中证A500ETF联接、中证A500指数基金和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等,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被动投资产品的青睐,也可能预示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迈入被动指数时代。被动投资的崛起,行业生态重构中被动投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

多家公募布局,又一类产品“走红”
继指数增强后,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开始加快布局风格增强类产品。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开始发行风格增强类产品,风格聚焦于价值、成长、红利等因子,并在风格稳定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增强追求更多的超额收益,实现“SmartBeta+Alpha”的效果。

中信证券:下调出口退税率 利好光伏长期发展
中信证券指出,光伏出口退税率调降,虽然短期或对厂商盈利造成脉冲式冲击,但实质影响较小,且头部厂商有较强能力推动产品向下游顺价,实现国际市场光伏产品价格回稳,避免内卷外化,加快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实现高质量发展,利好龙头强化长期优势。重点推荐光伏电池组件龙头公司,以及受益于光伏制造出海且海外产能布局领先的核心辅材供应商。

“帮忙资金”实为添乱 基金运营要走正道
近期,一种名为“帮忙资金”的套路正悄然腐蚀着资本市场中基金运营的健康生态。从近期的一些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消极影响不容小觑。先看基金A,它在2024年三季度规模大幅增长。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是关键因素,其中2家机构在基金分红前大笔买入,推动了规模的扩张。该基金此前规模相对稳定,此次增长显得突兀。从业绩数据来看,其近三年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好排名,但近一个月收益率排名下滑明显。

第二批来了!中证A500指增大扩容
11月18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业内获悉,包括富国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银河基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公募机构上报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已正式获批,这也是继首批4只后第二批获得批文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中金:地产股估值的历史底部或已确立
中金公司研报称,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处于去杠杆的中早期阶段,然而判断实体市场量价下行最快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同时政策端开始更积极的推动行业止跌企稳。对于地产股而言,中金公司总体上认为估值的历史底部或已确立,未来主要着眼上行节奏与空间的问题,主要的催化因素将在于增量政策与房价趋势。基准情形下,建议投资者把握2025年可能因实体市场量价下行趋势缓和所出现的地产股的进一步上行。

华泰证券:家电内销向好出口稳健 2025年关注两大主线
华泰证券指出,2024年1-10月,家电指数累计上涨25%,行业排名第3,但10月以来面临轮动调整。以旧换新等政策拉动家电消费需求,2025年地产链或筑底、巩固内销趋势,预计家电25年内销仍偏乐观;海外纯补库需求或减弱,且北美出口占比较高企业面临一定的关税不确定性,但海外研产销一体化布局较早的公司,在未来的全球家电竞争中或仍具相对优势。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