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规模跑输业绩基准 指数增强尴尬变增“弱” 基金经理后市增强仍瞄准基本面
尴尬了。原本以获取超额收益为主要目标的指数增强基金,近期却有不少跑输了基准指数。在多位指数基金经理看来,近期市场变化快、波动大,不少指数增强基金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基金经理更多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增强的方向大多不是市场上涨的板块。此外,指数增强基金表现未能超越基准指数的因素还包括基金规模大小、风险因子的暴露、投资组合的集中度等。


消费基础设施REITs三季度稳健运营
消费基础设施REITs板块交出了一份稳健运营的三季报“成绩单”。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政策刺激的加码,叠加国内经济的持续回暖,消费基础设施REITs很快将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以在沪市挂牌的消费基础设施REITs为例,2024年三季度,华安百联消费REIT实现收入约5272万元,净利润约59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1966万元,可供分配金额约2966万元。

密集申报快速发行 月内指数基金成立31只
指数投资正迎来“风口”,基金公司也在发力布局新品。从产品成立情况看,本月指数基金成立高达31只,还有多只正在或等待发行,更多公司还在密集上报新品。从基金发行情况看,指数基金已成为新基金发行的主力军。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月内新基金发行规模为1104.97亿元,其中权益类指数基金发行规模达到788.13亿元,占比超过70%。


公募定增逾八成盈利 年内合计获配金额达234亿元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2024年以来公募机构参与到73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包含增发未上市),合计获配金额达234.06亿元,按11月18日收盘价计算,年内公募参与定增的公司逾八成盈利,定增整体浮盈60.92亿元。

公募机构“点亮”定增市场 逾八成机构浮盈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共有21家公募机构参与73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包含增发未上市),合计获配金额达234.06亿元,按11月18日收盘价计算(全文同),目前公募机构定增整体浮盈26.03%,达60.92亿元,逾八成浮盈。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公募机构参与定增的次数和认购金额均大幅下降。

朱少醒手下基金增设D类份额 不收取销售服务费
11月18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增加D类基金份额,自2024年11月20日起正式生效。增设之后,该基金将拥有A类、C类和D类三类基金份额。除了这只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还有不少产品增设份额,其中天弘基金近期更是多达10只以上的基金增设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产品增设的份额,相比之前的费率有所提升。

债市上周呈现震荡偏强态势 中长债基金业绩偏好
上周,债市整体呈现震荡走势,资金面也在周内出现较大起伏,不过,整体偏强格局未发生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基金投资角度来看,上周中长债基金业绩偏好,整体平均收益率好于短债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年内剩余时间中的货币政策预期出现分歧,市场对于接下来债券供给有一定不确定性,尤其提防利率债供给,因此,需要关注信用利差的波动以调整投资策略。

利好!吸引“长钱长投”
规模优势品种加入,ETF新一轮降费潮集体开启!11月19日,多家“巨无霸”宽基ETF宣布降费,年管理费率普遍将“打三折”降至行业最低水平,即0.15%;年托管费率同样将降至行业最低水平0.05%,总体涉及降费的基金规模超过1.3万亿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