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五大策略年内实现正收益
上周A股市场震荡下行,大小盘风格均有表现;债券市场,长债和超长债呈现V型走势,而短债走势则接近L形态,转债小幅收跌;商品市场,多数品种出现下跌。面对如此行情,私募基金整体录得负收益。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由12543只私募基金产品组成的私募基金综合指数,其近一周收益为-2.12%,整体表现欠佳。

增量资金来了 量化私募竞相布局中证A500
机构发力中证A500指数产品愈发激烈,多家量化私募也争相布局。日前,百亿私募黑翼资产旗下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在渠道发行。据了解,该产品还叠加了一定比例的CTA(商品交易顾问)策略,旨在分散风险并增厚超额收益。随着头部私募相继入场,一批增量资金在路上。截至目前,已有7只名称中包含中证A500的私募指增产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年内ETF规模增长超75% 12家头部基金公司占据逾85%市场份额
公募基金发展20余年来,ETF从未像今年一样被买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5日,全市场ETF的总规模达到3.61万亿元,相比于2023年底的2.05万亿元,增幅超过75%。多家基金公司ETF管理规模相比2023年底,更是增长超过100%。

公募密集布局!增量资金,来了
时隔18年,上证180ETF大扩容。证监会官网显示,11月20日,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天弘基金、鹏华基金、平安基金、兴业基金集体上报了上证180ETF。此前,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也上报了上证180ETF。这也是继华安上证180ETF之后,该类产品首度迎来扩容。当前,指数基金已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

优势摆在那了!增设E类份额基金骤增 费用结构更适合哪类投资人?
随着市场行情波动加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为满足投资者的差异化投资需求,11月以来已有32只基金公告增设E类份额。部分基金新增的E类份额不收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也有近期新增的E类份额不收销售服务费,但阶梯式收取申购费。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为旗下基金增设不同费用结构的份额,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差异化投资需求。

清盘预警频发!逾400只基金离场
随着市场的波动,不少投资者选择赎回基金,规模缩水导致基金无奈清盘。今年以来,已经有427只基金黯然离场。11月21日当天,就有长盛安悦一年持有、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联接和长信利广混合同日进入清算程序。年内除了已经进入清算程序的基金,还有一些基金在清盘的边缘徘徊,清盘预警不断。

基民“搬家”!债基豪气分红“挽留”投资者 什么情况?
公募基金正通过密集的债基分红吸引投资者。随着权益类市场的持续向好,公募不同类型产品的吸引力强弱变化也引发资金规模的变化,甚至出现债基变更为股基后的规模飞跃,由此导致的基金产品规模变化也引发基金公司的关注。基于增强债基产品吸引力的意图,使得各大头部公募纷纷实施大比例分红,债券基金产品也一跃成为公募全市场的分红主力。

占比近四成 这类基金引领发行市场!为何受青睐?
进入11月,新基金发行持续火热,被动指数型产品成为发行大户。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1月发行的新基金中有近四成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显著超过主动权益产品的发行数量。这一趋势反映出投资者对低成本、透明度高的投资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强,被动指数产品正逐步成为市场投资权益资产的首选。业内人士认为,被动指数产品之所以备受青睐,主要源于其独特的产品优势和稳健的风险控制能力。

上交所第二批中证A500ETF均募满 合计募集规模达百亿元
近日,上交所第二批中证A500ETF产品(华夏、广发、汇添富、鹏华、华宝5家)已结募,均达到募集规模上限,合计募集规模百亿元。其中,华夏、广发中证A500ETF已上市运作,体现了市场对A股优质资产的高度认可。截至11月20日,上交所首批上市的5只中证A500ETF规模合计574亿元,较上市以来规模快速增长。

近90只中证A500相关产品上报 中小公募和券商资管都想在指数基金赛道争一争
证监会官网显示,11月19日,仍有机构上报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截至最新,已有近90只产品上报。中证A500指数产品上报情况来源:证监会官网A500指数增强赛道不仅有大型公募、头部量化私募参与,中小或次新公募加入战局值得关注,包括博道、国金、苏新、银河、贝莱德、宏利、长城基金等均有新品上报。最近上报的产品有些新意。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