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私募调研逾2600次 电池板块最受青睐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共有866家私募参与到A股公司调研活动中,覆盖到93个申万二级行业中的423家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2645次。数据显示,11月私募机构调研的423家A股公司中,被调研次数不少于2次的公司有289家,其中226家被调研2~9次;31家被调研10~19次;12家被调研20~29次;11家被调研30~39次;9家被调研不少于40次。

超九成港股ETF陷入调整 基金公司称向上趋势未变
10月8日以来,港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行,投资港股的ETF表现不佳。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10月8日,港股市场经历两轮上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在全球市场中表现突出。然而,在10月初大涨之后,港股市场便开始了震荡下跌。10月8日至11月27日,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分别跌去15.91%和19.18%。

ETF降费叠加营销高投入 公募祭出四条差异化突围之策
如火如荼的ETF,在11月中旬迎来了一轮大规模、大比例降费。证券时报记者测算发现,仅管理费从0.5%降到0.15%,9家公募的ETF管理费收入将会减少48.65亿元。本次降费后,实施0.15%最低一档管理费率的股票ETF规模已达2万亿元,在同类产品中占比超过70%。这意味着,如此低的费率之下,基金公司的腾挪空间已受到极大压缩。

A股基金业绩霸屏十强!年内最后22日 公募冠军花落谁家?
随着今年前11个月基金业绩排名落定,公募冠军争夺战在最后22个交易日将进入白热化。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最高已达53.60%,国融融盛龙头严选、大摩数字经济、银华数字经济位列前11个月内公募主动权益类业绩三甲,年内收益率分别达到53.60%、51.63%、50.66%,三甲基金彼此业绩差距不足2个点。

ETF总规模增至3.65万亿元 11月份新增1160亿元
11月份,A股市场仍保持较强吸引力,资金借道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入市意愿积极。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ETF总规模高达3.65万亿元,总数量已达1021只。其中,11月份ETF新增规模1160亿元,新成立18只。对比来看,截至2023年底,ETF规模仅有2万亿元,到今年11月底已经增至3.65万亿元,产品数量也由897只增加至1023只。

11月份私募机构合计调研逾2600次 电池等行业受青睐
在行情回暖的情况下,私募机构也加快调研步伐,积极在二级市场寻找优质标的。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共有866家私募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覆盖93个申万二级行业的423家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2645次。同时,调研次数居前的私募机构普遍对后市持乐观态度。数据显示,11月份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活动的866家私募机构中,有439家调研次数不少于2次。

换手率超1700%!它,涨幅第一
要点速览:11月25日至29日,A股市场出现反弹,大盘再现“月末发红包行情”。多数ETF上涨,标普消费ETF(159529)涨幅居首位,达到18.31%,周换手率超过1700%。另外,金融科技ETF(159851)、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金融科技ETF(516860)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8.55%、8.44%、8.41%。此前一周领涨的黄金ETF本周跌幅靠前。

公募前11个月业绩榜出炉!年内最高收益超53%
11月公募业绩榜正式揭晓。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共有7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的年内收益率超50%。其中,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不仅暂居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榜首,也成为当前全市场涨幅最高的公募产品。整体来看,截至目前,共有超六成主动权益类基金在年内取得正收益。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产品的年内收益率至今仍告负且跌超30%,公募首尾业绩差也仍超90个百分点。

15只基金因“风格漂移”被不予评级 有健康主题基金重仓新能源个股
红星资本局12月1日消息,震荡行情下,一批“风格漂移”的基金受到市场关注。近日,第三方基金评价机构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下称“济安金信”)发布了《关于2024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不予评价的说明》,认为有15只基金产品存在“风格漂移”现象。济安金信指出,当产品的实际投资风格与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风格发生偏离时,可能会给对基金合约保持信任的投资者造成额外的损失。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