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扎堆调研海大集团等公司,市场表现与业绩亮点频现
昨日基金对15家公司进行调研,海大集团最受关注,39家基金参与。基金调研股中,近5日上涨9只,阿石创涨幅34.27%领跑。业绩方面,海大集团净利润同比增幅24.16%最高,雷迪克预计净利润增幅49.51%。

A股小微盘股领跑 量化基金限购控温
A股市场回暖,小微盘股行情领跑,公募量化基金净值上扬。然而,限购控温措施随之而来,基金经理称旨在控制规模。市场狂欢之余,风险隐忧浮现,业内人士提示警惕情绪退坡和回调风险。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AI算力与大金融成热门
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AI算力与大金融成二季度加仓热门,传统行业如食品饮料、汽车等遭减仓。泡泡玛特等网红股有分歧,黄金ETF成多元资产配置核心。

基金业绩显著回归,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翻番
伴随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及港股上涨,基金业绩显著回归。54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100%,34只主动管理基金业绩翻番,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主动权益业绩亮眼,广发、平安等旗下多只基金收益翻番。

医药基金年内业绩分化显著 创新药与医疗板块表现迥异
年内医药板块出现显著分歧,创新药一骑绝尘,而医疗、中医等板块表现平平,导致医药主题基金业绩明显分化。Wind数据显示,首尾涨幅差距已超120%,投资者需警惕创新药板块短期高波动风险,同时关注医疗器械等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

沪指年内高点 基金自购热潮背后的市场逻辑
7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不少于2500万元,年内已有126家公募机构自购,权益类资产受青睐。分析指出,基金公司自购反映对后市积极预判,市场活力增添机构自购信心,关注科技成长、中国制造、新消费等投资机会。

126家公募基金自购逾5400次 释放积极投资信号
今年以来,已有126家基金公司累计申购旗下产品逾5400次,权益类基金净申购金额突破25亿元。基金公司密集自购,传递出对市场长期看好的积极信号,彰显与投资者共进退的决心。

QDII基金规模新高 机构布局港股市场
截至6月末,中国境内QDII基金规模达6837.73亿元,创历史新高。二季度港股市场QDII基金份额大幅增长,科技主题尤为显著。内地公募港股持仓创新高,基金经理看好港股未来表现。

中信建投:REITs中期配置逻辑不变 聚焦优质内需与景气度修复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66只REITs披露2025年二季报,业绩压力仍存,各板块分化加剧。市场回撤受风险偏好走低及解禁等因素影响,但中期REITs配置逻辑不变,二级市场有望调整后迎来配置机会。

2025上半年理财市场:规模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增长,非持牌银行自营理财规模压降明显。5家理财公司业务报告显示固收类产品仍为主流。面对监管要求,非持牌银行积极探索转型,包括申请理财公司牌照和布局代销业务,理财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