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ETF“百亿俱乐部”扩容,行业ETF成投资新宠
A股热点轮动下,股票ETF“百亿俱乐部”阵容壮大,行业主题产品成主流。化工、资源、机器人、电池方向ETF规模快速增长,资金加速聚集。投资者利用ETF布局权益资产意愿增强,但需警惕交易拥挤风险。特定行业ETF规模增长,反映投资者对特定板块看好,基金公司布局推动规模攀升。

债券ETF规模首破6000亿元,市场扩容趋势显著
随着第二批科创债ETF完成份额折算,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关口。今年以来新发ETF达32只,国债ETF和可转债ETF规模增加推动市场扩容。截至9月22日,债券ETF数量达53只,总规模6074.48亿元,较年初增超4000亿元。机构认为,在基金发行人、产品种类等配套协同下,债券ETF规模有望继续扩容。

周期掘金正当时:基金经理纵论周期行业攻守道与价值锚
今年以来,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有色金属等周期板块表现亮眼。上海证券报邀请三位基金经理探讨周期股估值水平、投资机会及潜在挑战。基金经理们认为,当前周期行业处于景气复苏阶段,估值总体合理,但行业间分化明显,投资策略需攻守兼备,重点关注需求与估值指标。

公募配置型产品搭桥,铺就中长期资金稳健入市新路径
随着权益市场上行,中长期资金风险偏好提升,公募“固收+”、FOF等配置型产品成为资金入市桥梁。业内称,从银行理财转向公募“固收+”是第一步,弹性更高的产品吸引力增强,资金流入-配置优质资产-上涨吸引更多资金正循环开启。基金公司布局二级债基等“固收+”产品,政策鼓励资金入市,公募基金配置作用凸显。

陈锦泉、董承非、谢治宇最新研判:市场投资机会与资产配置策略
9月22日兴证全球基金等举办研讨会,陈锦泉、董承非、谢治宇等投资人探讨市场机会、资产配置等议题。低利率时代投资逻辑改变,资产配置重要性提升,当前市场存在诸多投资机会,如美元资产、人民币资产、黄金、铜等,专业投资人提出通过资产配置策略捕捉多元收益并平滑波动风险。

基金经理“新老交替”频繁 多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基金经理离任在管产品,包括浙商基金胡羿、创金合信基金胡尧盛、摩根基金雷杨娟。部分医药、港股基金年内业绩欠佳,接任基金经理投资年限普遍较短。基金经理变动引发市场关注,新生代基金经理能力仍需时间验证。

中微公司携手前董秘刘晓宇,15亿基金聚焦半导体投资
9月22日晚间,中微公司披露子公司中微临港拟与智微资本等共同出资15亿元设立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智微资本由中微公司及前董秘刘晓宇等共同成立,该基金将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和战略新兴领域,刘晓宇与徐静的强强组合将助力投资。

复星联合健康获8.1亿增资,IFC与ADB入局强化股东结构
9月22日,复星联合健康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批复,IFC及ADB成为新股东,复星医药加码,共增资8.1亿元。增资后,复星医药成第一大股东,IFC与ADB并列第二,复星系持股升至29.94%。此次增资将缓解偿付压力,推动保险+医疗生态协同,提升服务专业性与精准度。

东方明珠密集设立基金,瞄准超聚变公司股权
东方明珠密集参与设立先进计算一期和二期基金,旨在通过协议转让受让超聚变公司股权以实现资产增值。超聚变作为河南超级独角兽,在全球及中国服务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多家产业资本看好其发展前景。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创新高 现金储备或持续攀升
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却创下7.7万亿美元新高,本月前四天逾600亿美元涌入。尽管美股上涨,投资者仍偏好现金类投资。业内预计降息难改资金流向,货币基金收益率优势显著,现金储备或持续增长至2026年突破8万亿美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