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泰证券:胰岛素集采续约价格利好国产龙头企业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4月23日全国胰岛素集采续约开标,本次集采报量约为全国总需求量的60%,整体降价约3.8%,标期到2027年底。本次集采规则温和,规定了保A类、B类、C类中选价,92%的产品均中选,其中甘李药业、合肥天麦和亿帆生物全线上涨,通化东宝降幅温和且均为A类中选。

中金公司:预计铜、油价格中枢在中长期有望维持高位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判断全球制造业周期重启初现端倪;结合对铜、油的产能动态、供需平衡,以及行业中观的定性定量分析,测算2024年布伦特油价中枢有望达到90美元/桶。关于伦铜,上调2024年目标价到11000美元/吨。

中金:固态/半固态电池或为未来eVTOL主流路线
中金研报表示,eVTOL要求电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固态/半固态电池或为未来主流路线。其中,高安全是指电池系统需要达到航空级的安全性,而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直接决定eVTOL载重、续航里程等性能指标。

亚洲首次!香港传来重磅 虚拟资产现货ETF正式获批
香港迈出虚拟资产业务历史性的一步。4月24日晚,香港证监会官网公布虚拟资产现货ETF获批名单,其中华夏基金(香港)、博时国际、嘉实国际旗下相关产品在列。据悉,获批产品将于4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这将是亚洲市场首次推出虚拟资产产品,其中以太币现货ETF则是全球首批。

“打足提前量”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谨慎建仓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立已有近4个月的时间,其投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报完成披露,浮动费率基金的投资动态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此类创新产品建仓普遍较为谨慎,在约4个月的建仓期里,多只基金股票仓位尚不足50%。从基金净值表现看,建仓相对谨慎的基金取得较好业绩。重仓股方面,多只基金较为青睐电力股和在港股市场挂牌标的。

竞争加剧 银行系公募“新军”如何破局
银行系公募再添“新军”。近日,苏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苏新基金”)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开展公募基金业务。这意味着,又一家由银行控股的基金公司加入公募行业。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系基金公司往往具有较好的母公司资源支持,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发展瓶颈。近年来,相关公司的发展差距也不断加大。新公司若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后来居上,还需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持续南下抄底 多只基金一季度提升港股仓位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反弹,截至4月24日,恒生科技ETF三连阳,港股互联网龙头腾讯控股3月以来涨幅更是达到20%。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升港股仓位,瑞银也将港股评级上调至超配。在多家机构看来,多重利好因素催化下,经历较长时期调整的港股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基金新进重仓股曝光 聚焦产业趋势 锚定现金流
在今年一季度的调整行情中,基金经理借机调仓换股。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新进重仓股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及服务、原材料和投资品领域。从投资逻辑看,基金经理更加聚焦产业趋势,也更加看重现金流。

A股基金“联手”QDII做多 港股赚钱效应迅速扩散
近期,不仅A股基金经理开始超配港股,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也将更多仓位从美股移回港股。在公募加仓、政策利好和超跌等多重吸引力的推动下,4月24日,香港恒生指数创近4个月以来的收盘新高,超1000只基金抱团的腾讯控股3个交易日累计大涨13%,这1000多只基金中约有半数为A股主题基金产品。

次新基金一季度大举建仓 AI和资源股成胜负手
去年四季度以来,由于市场震荡下行,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市场低点逆市布局,发行新基金,多只次新基金年内已获得了超10%的收益率。这批次新基金买了什么?最近披露的一季报揭开了面纱。从仓位来看,白冰洋、何以广、杨金金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都在一季度大举建仓,部分基金经理也在季报中阐述了自己快速建仓的原因,表示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中长期看好。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