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热吸金债基频现资金“抽身”
2024年即将过半,总结近期的新发市场,债券型基金堪称最具热度的一类基金产品。公开数据显示,按成立日来计算,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新发基金市场首发总规模超过55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的占比将近80%。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债基募集端火热的同时,另一端的不稳定因素却在增加。5月以来,已有超过30家机构因大额赎回发布了提高债基产品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

波折不改A股后市修复趋势 中大盘股有望引领下半年行情
证券公司2024年中期策略会如火如荼进行。梳理多家券商对A股市场下半年前景的预判看,当前市场或已步入阶段性蓄势期,2月以来的修复行情虽有波折但仍有望延续,市场关注或已重回基本面,风格上中大盘股有望继续占优。具体配置上,以A50为代表的产业巨头、基本面更优的白马股等获得券商重视,今年以来持续获看好的稳定高股息资产仍是推荐的布局主线和配置底仓。

份额与规模逆市增长 医药主题基金悄然回暖
6月12日,受海外利好消息影响,公募集中持仓的港股创新药板块集体拉升。今年初,医药赛道一度备受基金经理青睐,但未料医药板块此后的市场表现远远低于预期。不过,医药主题基金虽然持续在底部震荡,未能为相关产品创造收益,但资金越跌越买,医药主题基金的份额和规模均出现逆市增长。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短期扰动较多,但因为医药板块已沉寂数年,且基本面改善较好,其向上弹性和未来潜力仍较大。

年内139名基金经理离任 创近9年同期最高!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三成
基金经理离任潮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公募老将的身影。澎湃新闻记者统计,截至2024年6月12日(下同),年内基金经理离任数量已达139人次,创近9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仅次于2015年同期的149人次,涉及87家公募管理人。

基金公司发力“走出去” ETF国际化提速
ETF正在成为基金公司“走出去”的利器。一方面,国内指数正走向国际,为海外投资者提供布局中国资产的机会;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积极布局跨境产品,涵盖美国、日本、法国等多个市场,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正持续推进,ETF成为基金公司发力国际化业务的重要抓手。海外投资者布局中国资产再添新工具。

又有3只ETF“上新” 三个热门概念同场竞技
“港股+央企+红利”三大热门概念叠加,3只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上新”引发关注。6月11日,全市场首批三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开启首发认购。

指数基金发行节奏加快 买方机构“挑肥拣瘦”
经历了前期的加速布局,指数基金产品的拥挤现象日益加剧。截至6月12日,全市场逾70%的ETF成立于2020年之后,而全市场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ETF,更是有83%成立于2020年之后。即便如此,基金公司依然在继续大力布局相关指数产品,并呈现出ETF和ETF联接基金优先的偏好。

苹果股价新高带动A股果链上攻 公募提示QDII溢价风险
6月12日,受苹果公司股价飙升的强劲带动,A股市场科技类板块延续强势。截至收盘,电子元件板块内,英力股份(300956.SZ)、海能实业(300787.SZ)20cm涨停,Wind苹果产业链指数收涨2.29%,板块内的其他个股中,中石科技(300684.SZ)收涨超11%,得润电子(002055.SZ)涨超10%。

人还没退休、基金先清盘?多只养老基金未扛过“三年大考”
红星资本局6月12日消息,近日“人还没退休,养老基金先清盘了”相关话题引发关注,在这背后,平安基金旗下一只五年持有期养老基金成立刚满三年便离场。“在2045年12月31日以前,本基金侧重于资本增值,当期收益为辅;在2045年12月31日之后,本基金侧重于当期收益,资本增值为辅。
“合资转外资控股”公募再添员?汇丰投资或增持汇丰晋信基金股份
市场再传外资将收购公募基金股权。6月12日,有市场消息称,持有汇丰晋信基金49%股权的汇丰环球投资管理(英国)有限公司,已与山西信托达成协议,将再收购汇丰晋信基金31%的股权。汇丰将支付约10亿元人民币(约合1.38亿美元),交易仍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对此,汇丰晋信基金向21世纪经济记者回应表示:“目前公司运作一切正常。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