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全球核电需求向好+低成本铀矿资源有限 铀矿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中金公司表示,核电重启渐成全球共识,新增机组+存量延寿共同拉动铀矿需求。我们认为,核电具备清洁性、稳定性,全球对核电态度逐步回暖,有望支撑铀矿需求。铀矿需求来源于①新增核电机组采购,通常提前2年、一次性采购未来3年量;②存量机组换料需求,主要来源于欧盟和北美。我们测算2024-2026年全球铀矿需求或达7.2万tu、7.7万tu和7.5万tu。

专访黄汉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需要制度创新做保障
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刚刚!这家外资公募总经理生变 “本土化”路线走向何方?
外商独资公募宏利基金的总经理变更一事,终于尘埃落地。8月12日晚间,宏利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来自股东方的DINGWENCONG(丁闻聪)接替高贵鑫,出任宏利基金总经理。丁闻聪2010年加入宏利金融,全程主导参与过宏利基金的股权收购项目。从2022年转化为外商独资公募后的发展来看,宏利基金的高管和投研团队走的是“本土化”路线。

公募年内自购近30亿元
新成立的上银数字经济混合型发起式被基金管理人自购1000万元。截至目前,年内有65家公募自购总金额近30亿元,权益品种中的股票型基金更受青睐,占比接近五成。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6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进行了自购,涉及276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同比增长近3%;自购次数为278次,同比增长3%;自购金额共计29.07亿元。

前7个月债券型基金发行火爆
由于债市走强,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整体走强。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2.48%,近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不过,由于上周债市走弱,债券基金单周净值平均下跌0.15%。与此同时,近期监管层对于新发债基也进行了窗口指导。上周中长债走弱,带动债券基金产品净值下跌。

社保基金、险资、QFII等长线资金二季度持仓动向浮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记者发稿,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267家披露二季报,从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以社保基金、险资、QFII为代表的长线资金二季度持仓动向也初步披露。总体来看,长线资金二季度持股数量和持仓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待不同板块公司的增减持态度则有所差异。

年内基金分红金额超千亿元 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聚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截至记者发稿,Wind统计显示,公募基金今年来宣布分红或实施分红数量已超3900次。其中,已实施分红基金共分红3497次,涉及2242只基金,较去年同期2056只基金合计分红3221次进一步增长;分红总金额则从1042.8亿元增至1058.61亿元,增幅1.52%。

销售端主动降温 配置端资产多元 公私募对债券投资“内卷”说不
对于任何市场来说,均值回归是永恒的旋律。今年以来,在可配置优质资产稀缺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持续走强,不管是公募基金、券商资管还是私募基金,都迎来了大批配置债券资产的“热钱”。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多家公私募机构在销售端主动放缓“上新”节奏,通过下调业绩基准等方式做好投资者的预期管理。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债券策略私募基金7月发行数量环比已经“腰斩”。

逾200只清盘!发起式基金陷规模难题
又一只发起式基金宣告清盘。成立容易、“长大”难,三年期限如不做大规模,发起式基金就面临强制清盘风险。今年以来,长江双盈6个月持有期债券、招商惠润一年定开混合(MOM)、鹏华长乐稳健养老混合(FOF)等多只发起式基金因规模难题无奈清盘。随着市场震荡,投资者避险情绪释放,不少投资者选择赎回基金。与此同时,清盘基金数量也随之增加,年内共有253只迷你基“黯然离场”。

债市热降温 公募调整策略控风险
在取得骄人的业绩和万亿级的规模增长之后,不少公募人士隐约感到,债券基金的规模增量或已到达阶段性顶峰。对此,多家基金正在调整债市投资策略,应对潜在的波动。债券基金净值普遍回撤债市的狂欢热潮正在快速退去,受此影响,近期债券基金净值也普遍下跌。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