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泰君安:医保改革腾笼换鸟 创新药械空间广阔
国泰君安指出,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在2019年DRG1.0版和2021年发布的1.1版的基础上,制定2.0版分组,并要求已经开展付费的统筹地区在2024年底前完成切换工作。DRG支付改革旨在优化诊疗路径、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利好具备真创新的药械产品和具高性价比的强刚需品类。
国盛证券熊园:下半年增量政策可期 宽松是大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未来的经济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后,2024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如何运行,市场又会作何表现呢?7月23日,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做客澎湃新闻《首席连线》2024年中展望节目带来了分析和展望。“刚刚结束的三中全会,对我们国家未来5年至10年的经济改革路径,作出了清晰界定。

紧急停牌!这只基金三周收益“秒杀”半年业绩 什么情况?
避险情绪使得部分黄金基金的场内价格涨幅“秒杀”场外净值收益,从而不得不宣布临时停牌。7月24日晚间,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LOF)发布临时停牌公告表示,该产品将在7月25日早盘临时停牌,该基金的场内价格显著高于基金份额净值,二级市场的溢价已超20%,大量投资者正以1.197元的价格买入净值只有0.993元的基金,使得当前成交额已大幅超越该基金场内份额的市值。

下半年延续杠铃策略 港股基金追求攻守兼备
在市场资金持续涌入以及个股活跃度提升的背景下,沪港深主题基金经理希望借助高股息策略获取更稳妥的超额收益。上半年收益超过20%的广发沪港深新起点基金经理李耀柱表示,将继续维持杠铃型配置方案,一方面增加对高股息、全球资源品等防御板块的配置;另一方面长期关注科技、医药等进攻板块,特别是人工智能、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

外资公募最新持仓曝光 偏爱能源金融医药
随着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多家国际资管巨头旗下公募基金的持仓悉数亮相,施罗德基金和联博基金的权益产品持仓也首度曝光。2024年二季度,外资公募的产品线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贝莱德基金已经发行了8只产品,富达基金发行了4只产品,路博迈基金发行了7只产品,施罗德基金发行了2只产品,联博基金也发行了1只产品。

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 基金重仓8只概念股
近日,在2024可信云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指出,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预计2027年云计算市场将突破2.1万亿元。从细分领域来看,AI推动市场增长点向PaaS、SaaS上移。2023年,PaaS市场同比增长74.9%,得益于公有云出海业务及AI发展。

超12000只!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创新高
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基金产品数量达到12036只,其中开放式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随之而来的是,基金产品数量众多,但同质化问题严重,投资者选基难度大幅增加。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或一触即发。基金公司在布局新产品的时候,应从投资者利益出发,提供有竞争力的基金产品,真正满足投资者多元投资需求。

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基金经理看好红利资产人工智能
日前,公募基金今年二季报披露完毕。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30.71万亿元,首次突破30万亿元。数量方面,公募基金达到12028只,较年初增加514只,再创历史新高,基金份额增长至29.67万亿份。从板块方面来看,二季度大盘震荡下行,顺周期相关的食品饮料、地产等板块回调较多,而红利相关的银行、电力、煤炭等领涨二季度。

近百亿资金趁低抄底ETF 基金经理看好港股性价比
港股市场再次出现的强势上涨后震荡回落的走势,给资金在波动走势中持续加码提供了机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资金4125.75亿港元,已超过2023年和2022年的全年净买入额。自港股5月20日回调以来,多只港股ETF获得资金“抄底”,期间近百亿资金净流入多只港股ETF产品中。

QDII基金坐上“过山车”!美股变数增多 基金公司提醒
近日,在美国大选、降息预期、财报业绩等多个不确定因素的累积下,美股高位震荡,相关QDII基金也出现大幅波动。Wind数据显示,自7月11日美国CPI数据发布以来,美股便开启了震荡走势,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从高点回撤超5%,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最大回撤幅度也达到3%,龙头科技股更是明显回落,美股“七巨头”中英伟达、脸书已经在近期下跌了约10%。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