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交额再创新低 会反弹吗?债基突然下跌 发生了什么?
8月13日,两市成交额再创2019年12月以来新低,仅有4773亿元,盘面上,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盘后,央行发布了7月份经济数据,其中,前7月新增信贷13.53万亿、社融增量18.87万亿,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6.3%。从历史上看,自2020年以来,A股仅3次单日成交额跌破了5000亿元,除昨天外,还有2020年的5月25日和4月13日。

中金:下半年建材行业需求有望温和复苏 但大幅改善仍需时日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建材行业作为对积极政策高度敏感的行业,迎来全面反转仍然要需求引领,下半年行业需求有望温和复苏,但大幅改善仍需时日;供给端的积极变化将成为下半年行业基本面演绎的主线,如水泥和玻纤在低谷期龙头引领复价;细分龙头依托高份额稳价等,均对基本面构成较强支撑。

华泰证券:储能行业国内保持高景气 新兴市场快速起量
8月14日消息,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国内储能需求旺盛,新兴市场户储、大储起量。国内上半年并网招标数据表现强劲,配储时长超出我们此前预期,我们上调24年储能装机预测至83.9GWh,美国上半年并网规模高增,我们认为中美市场24年储能装机可保持高增,对应标的业绩存在强支撑。受电价下行与补贴退坡影响,欧洲今年上半年户储装机同比下滑,后续户储需求仍需观察,大储有望接力户储起量。

混合型基金连续14个季度净赎回 被投资者抛弃冤吗?如何重获市场信任?
近几年市场波动下,混合型基金正面临显著挑战,市场质疑声也很多。自2021年起,混合型基金已遭遇连续14个季度的净赎回。市场上的一些业绩欠佳的混合型基金也被市场抛弃,发布清盘预警或正式走向清盘。混合型基金的权益仓位配置较为灵活,投资者也期望基金经理能够通过灵活调整权益仓位来减少亏损。而由于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普遍不足,混合型基金在过去几年整体未能满足投资者预期。

这只“两毛基”或将退场!超五成规模不足2亿元 这类基金怎么了?
清盘倒计时?8月13日,恒越基金发布公告,旗下发起式基金——恒越品质生活,若截至2024年8月31日日终,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自动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恒越品质生活成立即将满三年,规模和业绩表现均不甚理想,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0.61亿元;截至2024年8月12日,该基金净值仅为0.2742。

公募FOF七年整体规模缩水
公募FOF背负着规模难题、清盘风险等“包袱”,迎来其七周年。今年以来清盘的公募FOF达到了11只,还有多只产品规模迷你,存在清盘风险。业内认为,FOF在震荡市中依然具有一定优势。2017年10月,我国首批公募FOF基金发行成立。

基金投顾顺势而变 多元配置频频“发车”
近期,部分基金投顾产品加快了调仓换基的步伐。交银施罗德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买手调整了持仓策略,并发布了调仓报告。此外,多个权益类投顾组合还基于对近期市场的研判,纷纷开启“发车”计划。多个投顾组合在调仓报告中表示,长期看好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价值,目前A股估值已经到达较低位置,后续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

看好结构性机会 公私募顶流密集调仓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部分知名公私募基金经理的最新重仓股情况浮出水面。葛兰、谢治宇、朱少醒、傅鹏博以及邓晓峰、冯柳、董承非等公私募顶流二季度密集调仓,引发市场关注。公募顶流积极加仓近日,两家医药公司披露半年报,专注医药股投资的中欧基金葛兰二季度调仓动作浮现。数据显示,佐力药业二季度获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新进买入727.27万股,期末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

净申购近19亿元 公私募自购青睐股票型基金
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自购的队伍,并将视线主要集中在股票型基金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公私募基金发起的自购中,股票型基金的净申购金额在各类产品中遥遥领先,合计近1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公私募基金的自购积极性,一方面是出于对新发基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低位入场的体现。A股当下的压力主要来自资金面因素,考虑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计市场向下空间可控,后市或可逐步乐观。

医药基金“回血” 修复行情持续性待考
8月以来,全球股市大幅震荡,A股医药板块却逆市“回血”,尤以中药、创新药行业较为强势。据统计,8月1日—8月12日,在二级市场上,4只中药ETF的涨幅均超过4%,为区间内涨幅最高的股票ETF;紧随其后的是创新药沪港深ETF,涨幅在2%左右,此外,创新药ETF、医疗器械ETF的涨幅也相对靠前。同时,主动型医药基金的净值表现也有所修复。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