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涨幅1917% 爆炒新股潜在巨大的投资风险
11月26日,对于A股市场来说是非常平淡的一天。市场缩量盘整,三大指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当天上市的新股N红四方却令人为之瞩目,成为当天市场的焦点。N红四方的发行价每股7.98元,11月26日上市开盘价就高达65元,涨幅714.54%。开盘后该股继续走高,盘中经历两次临时停牌,最高价达到188元/股;涨幅高达2255.89%。

中信证券:乐观预计IP衍生市场规模有望超5000亿元 关注内容、商品双赛道
中信证券指出,根据对国内泛二次元领域的测算,长期维度看,基于乐观条件下预计能撬动超5000亿的IP衍生消费,有理由相信年轻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价值认同将存在较高的溢价支付能力,而在IP衍生消费蓬勃发展这一大的产业趋势下,势必将诞生具备内容生态和品牌力的优质公司。

中金:工业硅及多晶硅底部震荡 有机硅或率先复苏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截至目前,工业硅及有机硅行业整体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多晶硅行业整体处于现金流成本以下。预计2025年工业硅及多晶硅或继续底部震荡,有机硅或有望实现率先复苏。工业硅2024-2025年处于投产高峰阶段,多晶硅企业大力推进一体化布局,价格或于2024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枯水季期间小幅反弹,但整体仍处于底部震荡。

中金:新能源重卡有望迎来放量拐点 关注新势力、新生态和新增量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当下新能源重卡普遍处于毛利率较低甚至微亏的阶段,行业的盈利拐点正在经历成本端到价格端的转变,向前看行业有望通过持续上量、价格稳定,迎来毛利率稳步增长。此外,看好电动智能化变革下全产业链价值愈加多样化,整车厂有望打通新能源重卡生态圈创造软硬件价值;也期待全球低碳转型下中国新能源重卡凭借完善的供应链优势、丰富的产品与技术储备实现海外市场增量拓展。

ETF策略产品密集上新 私募探索被动投资花式玩法
今年以来,被动投资热度逐渐提升,ETF成为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工具,私募机构也在积极布局ETF相关产品。近期,多家私募机构备案的私募产品名字中均带有ETF字样。事实上,不少量化私募的产品都会交易ETF,私募机构涉及ETF的策略,最常见的就是套利策略,此外还包括ETF增强策略、波段策略、T0策略等。

多路机构扎堆布局 中证A500指数再迎新品
中证A500指数吸引多路机构加仓。根据多只中证A500ETF近日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保险、养老金产品、企业年金、信托等多路资金积极买入。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依然在上报新品,本周又有4只相关基金上报。当前已上市的14只中证A500ETF成交也十分活跃,总成交额已远超沪深300ETF。

顺应ETF大发展态势“固收+”基金拓宽配置思路
ETF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固收+”基金的配置思路,不少产品发力指数“新打法”。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曾让业绩、波动率处于股债产品间的“固收+”基金,作为替代品站在聚光灯下。然而,近些年股市的波动影响了这类基金的表现,规模随之下行。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行业已迎来新一轮的权益类基金变革,在被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超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当下,是时候重新优化组合中的权益配置方式了。

股票型基金自购金额创年度新高
公募股票型基金的自购金额逐年攀升,今年以来净申购额已突破28亿元,创出年度历史新高。据统计,今年以来获得自购的股票型基金中大部分是指数型基金。指数基金作为透明、低费率、工具化的产品,对贝塔收益具有一定的捕捉力,提振了基金公司自购意愿。近三年以来,基金公司对旗下股票型基金的自购力度持续加大。

A股资金活跃度逐步回升 公募看好结构性行情延续
随着一系列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推动市场情绪回暖,公募基金对后续增量政策的力度仍有一定期待,认为A股有望延续结构性行情。11月2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重回3300点,上涨1.53%,创业板指数上涨2.73%,科创100指数上涨3.12%。板块方面,市场普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实现上涨,传媒、国防军工和计算机板块涨幅均在3%以上。

二级市场持续回暖 公募REITs再度扩容
规模已超千亿元的公募REITs,迎来又一入局者。11月27日,券商系公募创金合信基金上报创金合信首农产业园REIT,成为公募REITs中的第25家参与机构。截至11月27日,25家机构旗下的公募REITs数量已达到73只,分散于仓储物流等八大类底层资产。2024年以来,公募REITs的二级市场交易实现了6.18%的平均涨幅,其中的6只产品年内涨幅超过20%。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