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新发月募资再上千亿 股基“挑大梁”占比创十年新高
“除了A500指数类产品卖得好,其他产品都平平无奇,卖不起量。”华北一位基金市场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说,9月份以后,市场新发产品类型就开始从债券基金转向权益产品了,尤其是ETF这类产品的募集情况是比较好的。从存量基金的规模变化也能看出,资金在向权益市场转移。11月以来,公募新发市场出现明显回暖,时隔4个月后再次迎来千亿元的发行量,月平均发行份额也创下近三年新高。

出手限购!朱少醒、周海栋、王健……
近日,多家公募机构旗下主动权益产品宣布暂停大额申购,其中不乏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绩优产品,如朱少醒、周海栋、王健等管理的产品。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年末行情逐渐步入分化阶段,板块轮动加快,绩优的基金经理在此时选择限购或许出于希望资金端更加稳定的考量,从而保持基金组合运作和收益的整体稳定性。

抄底!抄底!又有超96亿元
【导读】昨日股票ETF净流入超96亿元昨日(11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收跌。股票ETF市场上,资金持续抄底,净流入超96亿元。当日,中证A500ETF产品继续获得资金加仓。近5个交易日,中证A500指数产品累计净流入超320亿元。昨日净流入超96亿元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全市场950只股票ETF(含跨境ETF,下同)总规模约3.18万亿元。

基金最新动向:走访这15家公司
昨日基金共对15家公司进行调研,扎堆调研海目星、兰石重装、海大集团等。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1月25日共19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15家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5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5家。海目星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63家;兰石重装、海大集团等分别获11家、8家基金集体调研。

中信建投:2025年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
11月26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继续中期看好中国股市“信心重估牛”,且认为随着政策逐步加码展开与见效,2025年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虽然过程中难免出现震荡分化,但市场将不会缺乏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朋友圈”持续扩大 换电行业或迎发展新机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相较于充电,换电是更加高效的补能方式,同时具备高安全性、电网友好性等多重优势;在车电分离场景下,换电能显著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初始购置成本。此前换电模式的推广存在初始投资较大、换电标准不完善、下游换电车型偏少等诸多痛点。

银河证券:军工央企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我国正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军工央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央企提质增效要求更甚,军工央企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其次,军工央企资产证券化率整体偏低,通过优质资产注入/分拆,加快产业链整合及上市等形式来实现价值重估;再次,央企市值考核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一企一策”的考核管理办法将为央企价值重估提供助力。

国泰君安:展望2025年 消费建材有望受益于信用扩张对渠道周转的改善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向2025年展望,假设本轮实物需求下滑进入尾声阶段,而大宗行业或迎来单位盈利中枢的底部反弹,消费建材有望受益于信用扩张对渠道周转的改善。市值管理新政背景下,权重龙头企业有更强的动力和更大的估值提振空间。全文如下【建材】扭转惯性,把握权重水泥: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小幅上涨0.3%。

国泰君安:化工品作为经济后周期板块修复方向确定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油气增储上产,上游盈利保持增长。2024年以来地缘冲突支撑油价高位震荡,2023年前三季度三桶油上游板块油气产量保持增长,盈利同比保持增长。中海油、中石油继续维持增储上产、稳油增气战略目标。油服行业同比仍保持复苏节奏,主流公司前三季度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实现同比增长。中下游化工品仍在磨底期,关注复苏节奏。

中信证券:优化风机评标规则 助力风机价格回升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电投对风机招标评分规则进行了优化,有助于推动风机价格回升,杜绝行业过度“内卷”,带动风电产业链价格企稳和厂商盈利修复。重点推荐直接受益于招标价格回升的整机龙头,以及受益于行业价值量提升的核心零部件厂商。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