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中证A500ETF规模“过山车”:年中冲规模与帮忙资金之谜
6月末,临近公募行业“半年考”,叠加行情升温,多家公募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成交量放大,迎来资金净申购的同时规模也实现跃升。然而,跨过“6·30”节点后,多只基金规模上演“高台跳水”,更有产品单日被净卖出超20亿元。
有公募人士分析,年中关口或有基金公司意图借助“帮忙资金”推高旗下ETF规模。但“帮忙资金”有成本,且若产品流动性欠佳,可能引发场内折溢价,误导投资者。
多只中证A500ETF规模上演“过山车”。据Wind数据,6月23日至6月30日,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中证A500ETF份额猛增118亿份,规模攀升至226.4亿元。但步入下半年后,净申购态势戛然而止,7月1日该ETF单日份额减少22.23亿份,截至7月11日规模已减少44亿元。
为何ETF会在年中规模暴涨,又会在“6·30”后冷热交替?业内人士给出多重解释,或因半年度“冲规模”。华南某公募渠道人士指出,部分基金公司意图借助“帮忙资金”推高旗下ETF规模,背后暗藏行业逻辑与潜在问题。华北某掌管ETF的基金经理则表示,规模猛增不一定是简单做大产品,或与市场涨幅、ETF交易优势等有关。
“帮忙资金”身影在ETF份额暴涨暴跌过程中若隐若现。前述基金经理解释称,资金可能更多来自做市商。而华南公募渠道人士透露,当前通过券商的“帮忙资金”成本模式已变化,基金公司需真金白银支出,存在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潜在风险。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