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创新药表现强势 17只ETF前四月涨幅超两成

证券之星 2025-05-12 08:06:00
基金 2025-05-12 08:06:00 阅读

今年以来,在政策、技术及行业龙头业绩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势强劲,投资者关注度不断提升,相关ETF在跨境ETF涨幅榜上也独占鳌头。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涨幅超过20%的跨境ETF共有27只,其中与港股医药板块相关的有17只,包揽了涨幅排行榜的前11位。具体看,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涨幅均超过30%,分别为34.92%、31.73%、31.11%和30.58%。此外,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的涨幅也接近30%,分别为29.81%、29.50%和29.21%。同时,自年初以来,这些ETF的份额也大幅增长,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从年初的1.22亿份增至4月末的3亿份,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从3.95亿份增至10.56亿份,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从6.82亿份增至24.41亿份,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从6.83亿份增至19.71亿份。

与此同时,不少非医药基金也纷纷加仓港股创新药,例如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一季报显示,其一季度持仓集中在A+H股创新药、CXO(医疗服务外包)等方向。

展望后市,不少基金经理纷纷看好创新药和AI医疗板块。

“我们依旧看好创新药产业,也看好创新药产业链的投资价值。”银华基金基金经理马君表示,中国创新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3.0时代,正在经历全球竞争力与商业化盈利的双重验证。MNC(跨国公司)加速引进高性价比国产创新药,得益于工程师红利和效率优势,国产创新药依然是价值洼地,人均临床研究成本仅为MNC的30%至50%,使得MNC越来越倾向于在同靶点产品中选择中国资产,国内创新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持续性。从结果看,2025年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的元年。

华泰柏瑞基金经理李茜认为,市场对降费等影响因素已形成稳定预期,医药行业将在支付端确定性增长、政策端可预测性提升及海外流动性回升的背景下迎来环比改善,叠加2024年低基数因素,2025年同比角度也有望加速增长。

摩根士丹利基金研究管理部总监、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基金经理王大鹏对医药板块的后续表现同样保持乐观。他预计,从长期角度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医药行业会长期维持稳健较快的增长。未来医药在创新升级、制造升级及消费升级方面均有较大发展潜力,医药长期投资逻辑稳固。在细分方向上,王大鹏表示看好创新药、CXO等方向。

今年一季度,华安基金基金经理桑翔宇管理的华安医药生物也布局了较高比例的港股创新药龙头企业。桑翔宇认为,创新药仍处于产业加速向上的周期,今年也有强基本面的兑现支撑。在既往ADC、PD1/VEGF等技术爆发后,TCE、ProTac等新技术已经看到萌芽开花;同时,创新药从可预期的BD(授权商务拓展)潮走向盈利潮,以往对创新药的疑虑是研究壁垒高、企业没盈利,因此不敢投,但随着未来企业收入的高增速带动利润的快速提升,就进入投资者可理解的范畴内。此外,AI医疗有望成为2025年年度投资主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AI医疗的底座能力强,具备先发优势和互联网化的运维能力。“总之,医药行业2025年有望迎来复苏机遇,而在诸多子行业中,创新药、AI医疗因为有政策、新技术等的加持,有望成为新的‘黑马’。”他表示。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