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7月行业数据点评:高基数下房地产需求短期承压 期待金九银十再度修复

闫广/王逸枫 2024-08-15 20:00:38
机构研报 2024-08-15 20:00:38 阅读

  事件:2024 年8 月15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 年1-7 月宏观投资数据。2024年1-7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76 万亿元,累计同比+3.6%,增速较1-6 月收窄0.3 个百分点;7 月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环比-0.17%。分项来看,2024 年1-7 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4.9%,增速较1-6 月收窄0.5 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累计同比+17.2%,增速较1-6 月收窄1.3 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累计同比-2.0%,降幅较1-6 月扩大1.0 个百分点。

      2024 年1-7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9 万亿元,累计同比-10.2%,降幅较1-6 月扩大0.1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4.62 万亿元,累计同比-10.6%,降幅较1-6 月扩大0.2 个百分点。2024 年1-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约5.41 亿平方米,累计同比-18.6%,降幅较1-6 月收窄0.4 个百分点。2024 年1-7 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4.37 亿平方米,累计同比-23.2%,降幅较1-6 月收窄0.5 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累计70.33 亿平方米,累计同比-12.1%,降幅较1-6 月扩大0.1 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累计3.00 亿平方米,累计同比-21.8%,降幅较1-6 月持平。由于统计局不再公布土地购置面积等土地市场指标,我们选择财政部口径来替代,2024 年1-6 月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15263 亿元,同比-18.30%,降幅较2024 年1-5 月扩大4.3 个百分点。

      2024 年1-7 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0.01 亿吨,累计同比-10.5%,降幅较1-6 月扩大0.5 个百分点。2024 年1-7 月全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5.90 亿重量箱,累计同比+6.4%,增速较1-6 月收窄1.1 个百分点。

      房地产需求:年中冲刺季结束,6 月基数较高叠加推盘力度减弱,销售短期承压。

      2024 年1-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合计约5.41 亿平,累计同比-18.6%,降幅收窄0.4pct,销售金额约5.33 万亿元,累计同比-24.3%,降幅收窄0.7pct;其中7 月单月销售面积约0.62 亿平,环比-44.72%,同比-11.57%,7 月单月销售金额约0.62万亿元,环比-45.97%,同比-15.79%。7 月房地产销售环比回落,或主要系6 月年中冲刺季的较高基数影响,以及“金九银十”传统旺季行将来临,企业推盘积极性减弱所致。价格方面,70 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环比分别-5.3%/-0.6%,同比降幅扩大0.4 个百分点,环比降幅收窄0.1 个百分点;70 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环比分别-8.2%/-0.8%,同比降幅扩大0.3 个百分点,环比降幅收窄0.1 个百分点,价格初现边际企稳迹象。新房销售再次承压回落,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仍保持一定活跃度:1)7 月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仅略高于年初1-2月水平,据克而瑞,2024 年7 月30 个重点监测城市新房整体成交1009 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11%,与二季度均值相比下降16%;2)7 月多数城市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深圳、杭州增幅均超100%,北京、烟台增幅超50%。其中北京、成都7 月成交量均为近一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我们认为,当前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仍处于放量过程,新房市场短期内或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需关注三中全会后政策端的进一步催化,或决定“金九银十”旺季的成色。

      房地产投资:开发投资额同比降幅企稳,“去库存”成为近期房地产政策重心之一。

      24 年前7 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施工面积分别为4.37/3.00/70.33 亿平,分别同比-23.2%/-21.8%/-12.1%,新开工面积已连续五个月累计同比降幅收窄;24 年前7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10.2%,降幅较1-6 月扩大0.1 个百分点。资金端来看,24 年前7 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约6.19 万亿元,同比-21.3%,降幅较1-6 月收窄1.3pct,其中国内贷款累计同比-6.3%,降幅收窄0.3pct,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37.3%,降幅收窄0.4pct,定金及预收款累计同比-31.7%,降幅收窄2.4pct。我们认为,7.30 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出“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使得“去库存”已成为近期房地产政策的重心之一,收储政策的落实推进或将成为房地产投资信心恢复的重要因素。深圳已于8 月7 日宣布拟开展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后续可能有更多高能级城市跟随加码政策,改善商品房库存去化情况。但在销售基本面企稳前,房企投资意愿及实力仍显不足,后续仍需观察销售复苏、融资协调机制以及收储的实际落位情况。

      7 月固投及基建增速有所收窄,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提速有望加速实物资产落地。

      2024 年1-7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3.6%,增速收窄0.3pct,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4.9%,增速收窄0.5pct。资金面来看,地方政府1-7 月专项债发行总额17750 亿元,同比23 年同期的2.50 万亿新增专项债规模下降28.92%。从7 月单月来看,专项债发行有所放缓,当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额2814.71 亿元,同比+43.4%,环比-15.4%。国家发改委在4 月已完成今年专项债券项目的初步筛选工作,已推送给财政部并反馈给各地方,项目数量充足、资金需求较大,为全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坚实的项目基础。实施层面,23 年增发国债1.5 万个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 年先发行1 万亿,截至7 月24 日已发行4180 亿元。我们认为,2024 年稳增长趋势不变,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的“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推动下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持续促进实物工作量到位。

      水泥:上周水泥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上涨。供给端,部分南方省份启动错峰,并推动涨价,但北方停窑后库存消化有限,价格回落;需求端,部分地区仍面临高温多雨天气,需求疲软;成本端,成本变动影响仍较小,西北部分省份价格跌破成本线。

      我们认为,城中村改造+万亿国债推动下24 年地产及基建都有积极政策支持,当前节点看2024 年,水泥需求有望受益于开工端企稳,有望呈现需求改善、利润修复趋势:1)城中村改造推进利好地产筑底企稳:23 年7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后,21 个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推进蓄势待发,截至10 月各地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达162 个。房地产投资趋势向下是影响水泥需求周期变化的关键因素,2022-2023 年水泥市场持续下行导致行业利润快速收缩,而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三大工程的推进或给当前低迷的市场带来一针强心剂,对于产业链的需求拉动产生积极作用。2)万亿国债或对24 年基建端产生积极效果:23 年10 月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中央财政将在23Q4 增发2023 年国债1 万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23 年拟安排使用5000 亿元,结转24 年使用5000 亿元。截至23 年11 月17 日,财政部已在建立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组织项目申报和审核,并向地方印发通知+按照国债发行计划,合理把握发行节奏,推动增发国债平稳顺利发行三方面取得最新进展。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2023 年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涉及近2900 个项目,拟安排国债资金2379 亿,第二批项目清单涉及项目9600 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5600 亿元,截至23 年12 月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 亿元,1 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我们认为,地产与基建链仍是稳经济的重要一环,后续需求有望持续恢复,低估值、高分红的水泥板块将最受益。建议关注龙头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及弹性标的上峰水泥。

      玻璃:上周国内浮法玻璃涨跌不一,月初原片企业产销较好。根据卓创资讯,上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1456.96 元/吨,较前周均价(1470.97 元/吨)下跌14.01 元/吨,跌幅0.95%,环比跌幅收窄。1)需求及价格端:月初浮法玻璃整体表现为止跌企稳,局部区域出现零星涨价消息,实质性落地情况不多,多以提振市场提货信心。需求端,加工厂订单需求无明显变化,贸易商及加工厂在原片相对补货到位之后,价格推涨缺乏动力。卓创资讯预计短期价格多持稳,部分区域存价格调整可能,关注企业持续出货情况;2)供应端:月初受资金及批量优惠政策影响,浮法原片生产企业日度产销率多数处于平衡值以上,企业库存总量下降但仍处高位,供应压力仍较大;3)成本端:23 年11 月起纯碱价格迎来下降,玻璃盈利情况有所改善,但23 年11 月底后反弹上涨压缩行业利润空间,24 年1 月起新一轮下跌再次开启,至4 月底纯碱价格重新回升。上周纯碱市场价格下滑,截止8 月9 日全国重质纯碱均价约1936 元/吨。我们认为,24 年行业或呈现供需双升的紧平衡。在当前浮法玻璃产能置换政策下,新增产能愈发困难,行业进入到存量产能博弈阶段;短期在盈利恢复的推动下,复产产线增多,浮法玻璃在产产能接近历史高位,淡季供给端压力或凸显;但对24 年需求端来看,“保交楼”政策推动下,24 年待交付的住房规模依旧较大,同时21 年地产销售的高基数仍有望支撑24 年的竣工,24 年浮法玻璃或是供需双升的走势,价格呈现淡旺季波动,成本下行趋势下盈利或同比有所提升;同时关注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的进展,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旗滨集团、信义玻璃、金晶科技。

      投资建议:8 月7 日,深圳市安居集团宣布拟开展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向深圳市域征集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商品房性质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标志着"深圳收储商品房"模式正式落地;同时,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将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支持存量商品房去库存,我们认为,随着深圳加入收储的行列,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或预期未来相关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码,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新一轮托举效果。进入8 月份,一方面进入到中报窗口期,另外即将迎来传统需求旺季,而大会之后政策端的催化或决定了“金九银十”旺季的成色。

      中报窗口期优先选择绩优股,继续看好药包材行业的高景气度,中报或表现亮眼,建议关注模制瓶龙头,中硼硅模制瓶快速放量的山东药玻(模制瓶龙头,第八、九批集采带来需求释放,24 年中硼硅模制瓶保持高增长,业绩有望超预期);其次,积极布局旺季或将涨价的品种,水泥淡季稳价,旺季价格或进一步上涨,6-8 月份为水泥需求淡季,但多地从供给侧入手,尤其以东北限产涨价力度最大,当前盈利承压阶段,各地或效仿东北地区做法,平衡区域供需格局逆势提价,结果表现为淡季不淡,或将为下半年旺季来临提供价格高基数。而从投资角度来看,水泥标的普遍处于低估值、高分红阶段,申万水泥制造PB 处于0.66x(截至8 月9 日),处于近十年来低位;股息率方面,华新水泥(港股)为7.86%、塔牌集团为6.69%、海螺水泥(港股)为5.76%、海螺水泥为4.05%等,我们认为,当前水泥基本面已处于阶段性底部,前期淡季逆势提价体现了行业稳价的决心,而低估值及高股息的特点让水泥在当前市场低迷的阶段有一定性价比,建议关注高股息的龙头标的;对于消费建材而言,从结构上来看,零售端好于工程端,今年以来高能级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尚可,或是支撑零售端需求稳定的重要因素,Q1 零售端企业表现优于B端企业,Q2 或延续此趋势,从稳健角度来看,建议关注C 端占比较高,经营质量高、增长稳健的北新建材(高市占率支持强定价权,股权激励指引积极)、伟星新材(Q1 盈利能力超预期,经营质量优异)、兔宝宝(Q1 业绩超预期,现金流优异,分红比例高)等;B 端企业经营情况依旧在转型过程中承压,基本面尚无明显起色,从博弈弹性角度来看,B 端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地产政策放松带来的高弹性,重点优先关注强α属性、低估值的三棵树、东方雨虹、坚朗五金、青鸟消防;关注民爆龙头易普力(国内民爆龙头,综合实力强劲,存量产能博弈背景下,区域产能调整能力突出,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低于预期;贸易冲突加剧导致出口企业销量受阻;环保督查边际放松,供给收缩力度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成本压力。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