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系列报告:从终端电价说起看电改

傅鸿浩/臧天律 2024-08-06 08:30:54
机构研报 2024-08-06 08:30:54 阅读

此轮电改最大变化在于新能源入市比例提高

      电改的核心在于电价机制细化与梳理,其本质在于还原电力作为商品的价值——不同电源的成本架构存在差异,也使得电力商品的价值多元化,包含电能量价值、灵活性价值、可靠性价值、绿色环境价值。此轮电改最大变化在于新能源入市比例的提高。

      此前电价主要反映电能量价值,然而随着新能源入市比例逐步提高,灵活性/可靠性价值的重要性逐步提升,预计未来辅助服务市场与煤电容量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而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市场化下电价压力较大,后续需体现其包含的绿色环境溢价。

      新能源入市消纳的推进可以分解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价机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特高压、主网以及配网;电价机制建设包括电能量市场、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以及绿电绿证市场的完善。

    保障新能源消纳入市,绿电绿证以及配网率先受益

      我们与市场的不同:

      此轮电改自2015年起持续推进,重点是要抓住当前的边际变革的核心变化——新能源入市。

      新能源入市牵涉范围广,本文通过对终端电价的梳理来判断不同的受益方向。

      在梳理受益方向以外,把握不同方向紧迫节奏更加重要。本文横向分析当前电能量、容量、辅助服务以及绿电绿证市场的发展态势,认为当前绿电/绿证市场以及配网建设紧迫性较高。

      综合我们对于未来电改以及电力市场建设的推演,我们认为此轮电改带来的边际变化节奏如下:

      绿电绿证市场建设较为紧迫,绿电溢价将提升,绿电企业有望盈利提升

    电网投资加速大势所趋,分布式光伏接入急需配网升级改造,配网电力设备与信息化有望受益

    火电收入结构将分化,电能量市场收入下降,容量与辅助服务市场获利,企业盈利有所分化

    灵活性资源长期需依靠新型主体,长期来看需完善对应盈利模式(储能、微电网),有望出台储能容量电价,设备厂商受益

      风险提示

      电力现货市场进展不及预期

      电力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